读《东北地区年降水量分布图》(单位:mm),据此回答问题
影响东北地区年降水量分布的主要因素有( )
①太阳辐射 ②距海远近
③季节风向 ④纬度位置
| A.①② | B.②③ |
| C.③④ | D.①④ |
影响甲地区等降水量线走向的最主要因素( )
| A.地形 | B.海陆位置 |
| C.季节风向 | D.纬度位置 |
答案:A 图中地区跨几个干湿地区( )
| A.1个 | B.2个 | C.3个 | D.4个 |
甲地降水较丰富,与之关联的资源有( )
| A.水能、石油 | B.土地、森林 | C.水能、森林 | D.水能、矿产 |
东北地区平原广阔无垠,一首诗歌曾提到“……这里的土地肥到家,插根筷子会发芽,栽上柴禾也开花……”足见其土壤肥沃。目前,东北地区土地利用中的主要问题是( )
①黑土土层变薄,肥力下降
②沼泽地开发,湿地破坏
③不合理灌溉,土壤盐碱化
④过度开垦,土地荒漠化
|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
|
我国某校地理兴趣小组的同学,把世界上四地年内正午太阳高度变化方向绘成下列简图。回答下面问题。
|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当②地正午太阳高度达到最大值时
| A.地球公转的速度较慢 | B.其他三地正午太阳所在方向不同 |
| C.该学校所在地天气炎热 | D.太阳在地球上的直射点将北返 |
下图为某日某时北半球a、b两纬线上不同经度的太阳高度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此日,太阳直射点和a纬线的纬度分别是()
| A.0°,15°N | B.15°N,30°N |
| C.15°N,45°N | D.23°26′N,60°N |
对于图示时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北京的气温接近一天中的最高值 | B.北京日出方向为东南方 |
| C.悉尼的太阳辐射强度达到最低 | D.伦敦夏日艳阳高照 |
下图为300N的部分纬线,P为北极点,M、N分别为晨线和昏线与300N纬线的交点,∠MPX和∠NPY为7.50,PY为00经线。完成下列下列各题
此时,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太阳直射点将向南移动 |
| B.太阳直射点将向北移动 |
| C.北纬300以北地区的正午日影都朝北 |
| D.浙江可能会受到台风的影响 |
此时,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罗马处在多雨季节 |
| B.非洲草原上的动物多数迁移到北半球活动 |
| C.杭州湾的盐度达到最大值 |
| D.巴黎盆地的冬小麦开始越冬 |
下图为150°W某地全年白昼小时数曲线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该地一年中白昼最大差值约()
| A.6小时 | B.13小时 |
| C.16小时 | D.19小时 |
图中曲线a→b→c→d点的过程,经历了()
①1恒星年②1回归年③白昼时长由短到长再到短
④晨昏线每天由东向西移动360°
| A.①③④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②③ |
若图中b点这一天正值日出时,此时北京时间是()
| A.4月29日16点 | B.4月30日16点 | C.4月31日22点 | D.5月1日22点 |
图中阴影部分与其它部分日期不同,且AB为晨昏线,A的纬度为0°,B的纬度70°。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为
| A.20°S,45°E | B.20°N,45°E |
| C.20°N,135°W | D.20°S,135°E |
该日,甲地的昼长是
| A.6小时 | B.12小时 | C.15小时 | D.18小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