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的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
(1)构成水的基本微粒是 (填“分子”、“原子”或“离子”)。
(2)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 ;该实验说明化学反应的实质(微观解释)是 。
(3)下图是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 B.A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3 |
C.D中各元素的质量比为16∶1 | D.该反应中B和C的质量比为6∶7 |
下列粒子:H、O、H2、O2、H2O,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粒子是,当水变成水蒸气时,粒子没有变化,当水通电分解时,没有发生变化的粒子有,O2中“2”的含义是。
甲、乙、丙、丁是初中化学常见物质,它们由H、C、O、S、Cl、Ca、Na、Fe八种元素中的一种、两种或三种组成,请根据下列情况回答问题:
(1)若甲为无色气体,能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一种无色液体乙。乙的化学式为。
(2)若甲是由三种元素组成,乙、丙是由两种元素组成,且甲→乙→丙(为液体),请
写出乙→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若甲与乙反应生成丙和丁,其中甲和丁是由两种相同元素组成,丙中含有组成血
红蛋白不可缺少的元素。请写出此反应的方程式为。
(4)若甲、乙、丙、丁为四种化合物,其中甲和乙含有相同的金属元素。甲的溶液分别与
丙、丁的溶液反应时均有气体产生;且甲与石灰水反应能生成乙。通过上述描述,你认为乙、丁可能是。
金属材料和水在生产和生活中有着广泛应用。
(1)从右图是水的组成测定的实验,此反应的方程式为。
(2)水是很好的溶剂。下表是KNO3和KCl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请回答下列问题:
温度/℃ |
0 |
10 |
20 |
30 |
40 |
50 |
60 |
70 |
|
溶解度/g |
KNO3 |
13.3 |
20.9 |
31.6 |
45.8 |
63.9 |
85.5 |
110 |
138 |
KCl |
27.6 |
31.0 |
34.0 |
37.0 |
40.0 |
42.6 |
45.5 |
48.3 |
①40 ℃时,向两个分别盛有45 g KNO3和KCl固体的烧杯中,各加入100g的水,充分溶解后,结果如右图所示,则乙烧杯中的溶质是。
②采用任意一种操作方法,将上述烧杯中的剩余固体全部溶解,并将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填字母)。
A.溶剂质量可能不变 B.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增大
C.溶液质量一定增大 D.可采用升温或加水的方法
(3)从下图可知金属具有导热性的是。
A.铁锅B.铜导线C.铝箔
(4)铁制品在空气中会发生锈蚀,其原因是铁与空气中的共同作用的结果。为防止钢铁制品的锈蚀,厨房中的铁锅和菜刀通常需做的防护是(要求一种方法即可)。
(5)在探究金属的化学性质时,某同学将带锈铁钉放入稀盐酸中,观察到铁锈逐渐消失,溶液由无色逐渐变成黄色,并有气泡产生,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6)小明向含有FeSO4和CuSO4两种溶质的溶液中,加入一定质量镁粉,待充分反应后,滤液呈浅绿色。根据此现象作出了下列判断,你认为正确的是(填写序号)。
A.滤纸上一定有Cu,可能有Fe,一定没有Mg
B.滤纸上一定有Fe,可能有Mg、Cu
C.滤液中一定有FeSO4,可能有MgSO4、CuSO4
D.滤液中一定有MgSO4、FeSO4,一定没有CuSO4
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习的特点.
(1)在铜、氯化钠、二氧化碳三种物质中,由分子构成的是。
(2)葡萄糖酸钙[化学式为(C6H11O7)2Ca]由种元素组成,其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
(3)如图为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对此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填序号)。
a.反应前后各元素化合价均未改变 b.用同种元素可以组成不同物质
c.加入催化剂可提高产物质量 d.利用此反应可减少有毒气体的排放
能源与环境是目前世界各国共同关注的问题,请回答:
(1)常见的三种化石燃料包括石油、天然气和。
(2)关注环境已成为一种生活的态度,“低能耗”、“低废水”、“低废弃物”是低碳理念的重要内涵。下列做法符合低碳理念的是。
A.发展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 | B.用淘米水浇花 |
C.家用电器长期处于待机状态 | D.推广无纸化办公,双面打印文稿 |
(3)已知,白磷的着火点为40℃,红磷的着火点为240℃。根据图中探究燃烧条件的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①甲图铜片上白磷和乙图中白磷对比实验的目的是。
②根据灭火原理分析加油站严禁烟火的原因:。
(4)贮氢合金用于氢动力汽车的试验已获成功。氢化镁(化学式为MgH2)是一种贮氢合金,它的固体可以和水反应生成一种碱,同时释放出氢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