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文化强国 传递文化薪火】
2011年10月,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最大亮点就是提出建设“文化强国”的长远战略,要求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各省、市、区党委书记纷纷表示,要学习、贯彻、落实好全会精神,从当地实际出发,加快文化改革和发展,不仅要让经济这个硬实力硬起来,还要让文化这个软实力强起来,才能实现全面小康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1)请运用九年级《拥护党的领导》的相关知识,谈谈材料中划线句的正确性。
(2)有人认为:面对激烈的国际竞争,必须要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这是增强综合国力的决定因素。请运用所学知识,谈谈对上述观点的看法。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11年,中国共产党迎来了建党90周年。90载艰苦卓绝,90载荣耀辉煌。90年来,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战胜各种艰难险阻,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胜利,谱写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实现复兴的奋斗凯歌。
(1)20世纪50年代我党忽视经济规律,“急于求成”,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犯了哪些错误?
(2)在党的哪次会议上作出了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这次会议标志着中国进入了一个什么新时期?
(3)在共产党的前进道路上,涌现了四代伟人: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请你连线。
①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A 邓小平
②发展是硬道理 B 江泽民
③“三个代表”重要思想C 毛泽东
④科学发展观 D胡锦涛
(4)要让“中国号”巨轮劈波斩浪,高歌向前,我们必须始终高举什么旗帜?
人啊,真难做!上午第一节课英语老师在发上周的英语试卷时,当着班级同学的面,说我连几个单词都记不住,狠狠地批评了我一顿;第二节课语文老师却对我大加表扬,因为我的作文被校报采用,还说我有文学天赋。我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呢?
⑴你想对自己有个了解,可采取哪些途径呢?(至少两点,共1分)
⑵了解自我,有助于了解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你的优点和不足分别是:(优点和不足至少各写两点,共2分)
优点:
不足:
⑶你将采取什么方法克服不足:
⑷事实上,你有许多潜能,表现在:(至少列举出两点,共1分)
请问:当你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当你遇到意外伤害需要求救时,你知道这些电话号码么?
匪警火警 交通事故急救
材料一:16岁的候建是某中学的九年级学生,小时候就经常模仿父亲吸烟。因为家远,父亲为他在学校附近租了房子,却没想这成了候建和同学一起吸烟酗酒的据点,一次他和同学因为没钱买烟,就想去“借”点钱,结果将一青年刺成重伤而被判重刑。烟未买成反而葬送了青春。
材料二:张勇,男,身高1.70米,初一学生,爱好电脑网络游戏,性格孤僻不善交往,课外主要活动场所是学校附近的网吧,大量时间花在网上,影响了学习、生活,还经常采用撒谎,变卖家中财物等形式筹集上网的费用。
⑴大千世界五光十色,无奇不有,在我们周围存在着很多诱惑,材料中候建、张勇受到了哪些不良诱惑?
⑵你身边还有哪些不良诱惑,请列举几例。
⑶青少年怎样抵制不良诱惑、健康成长,你有何良策?
李华是个爱写日记的男孩子,经常会把自己的想法或遇到的问题写在自己的日记本中,以下节选了他进入初中来的几个日记片段,请你帮助他分析或解决遇到的难题。
⑴.9月13日星期六晴开学快两个星期了,但我还是很孤单,因为我不知道该怎么去认识那么多的新同学……可能是我比较内向,但我也想交几个好朋友,我该怎么办呢?
在这个问题上,你有什么好的经验吗?不妨帮帮李华。
⑵.10月25日星期一晴真快,再过一个多星期马上就要期中考试了,这可是我进入中学以来的第一次大考……但不知为何,这几天心情却特别紧张、特别烦躁,做作业、看书都静不下心来……如果这样,肯定会影响考试成绩的,我怎么样才能稳定自己的情绪呢?
你觉得李华可以通过哪些方法来调整他的不良情绪呢?
⑶.11月16日星期二阴今天期中考试的成绩公布了,我的总分只排在全班第12名……其实我觉得我现在比小学学习用功多了,可为什么还是没考好成绩呢?是不是我还没很好的适应初中的学习?还是我没找到正确的学习方法?……我该好好总结一下了……
请根据你的经历,帮助李华分析初中学习的特点,以及推荐良好的学习方法。
⑷.12月3日星期五晴现在天气越来越冷了,天也黑得早了,想想今天下午法制辅导员在给我们做的法制讲座中所举的那些未成年人受侵害的案例还真有些后怕,尤其讲到那个流星雨的晚上,如果我是那姐弟,面对陌生人的欺骗和恐吓,可能我也会受到伤害……
根据你所学的知识,向李华介绍一下,未成年人应该怎样保护自己?
⑸.1月1日星期六晴又是新的一年来临了,时间总是在不知不觉中像流水般流过,马上又迎来期末考试了,经过半个学期的调整与努力,我觉得我比上半个学期有了进步,我相信我会在期末考试中取得优异成绩的……抓紧时间,好好复习……
请写出两句有关珍惜青春(时间)、勤奋努力的名言警句或两个相关的成语故事,与李华一起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