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7分)
“甲骨文考生”黄蛉的导师何崝辞职了!导火索是因为黄蛉接受了《华西都市报》的采访。何教授称,他一直告诉黄蛉,不要接受记者采访,要低调,要埋头做学问,但他就是有点沉不下心。另外让何教授“不可容忍”的是,黄蛉在接受采访时“根本不提我们给他上的是哪些内容,就是在那里夸夸其谈地谈什么《文心雕龙》”。
两年前,黄蛉因为在高考上用甲骨文写作文而轰动全国,并最终被四川大学锦城学院破格录取。当时已经退休的古文字专家何崝教授也正是因为黄蛉而被返聘并为黄蛉提供“一对一教学”的。相信很多人都在期待着这位“怪才”能在日后创造新的“奇迹”,出人意料的是,他再次被媒体关注,竟然是因为导师的“罢工”。
请简要阐述你对上述材料的看法。(150字左右)(7分)
答:
把下面的句子组合成语意连续的一段话。(只填序号)(4分)
①山上原有巨石,如瓮倒悬。
②在这山下水旁,参天古木林立着,有百余座殿、堂、楼、阁、亭、台、桥、榭。
③同太原西行五十里,有一座山名悬瓮。
④这就是古晋名胜晋祠。
⑤山脚有泉水涌出,就是有名的晋水。
⑥绿水碧波绕回廊而鸣奏,红墙黄瓦随树影而闪烁。
⑦悠久的历史文物与优美的自然风景,浑然一体。
“忽悠”本是东北的方言,它是一个多义词。此词在春晚中走红之后,迅速流行,它不仅经常用在口语中,也频频出现在网络、报刊、新闻等媒体的文章或标题中。请根据它在下列句子中的意思,分别用一个词或短语置换。
1、风真大,把旗杆吹得直忽悠。 置换为:
2、忽悠消费者,某商场“买一送一”。 置换为:
3、你别忽悠我了,我的那点成绩不算什么。 置换为:
4、我晕船,上了岸,头脑还在忽悠。 置换为:
在下面空缺处,依照前面画横线的句子,分别补写出两个句子。
人们从读书中学做人:从往哲先贤那里,人们学得他们的品德,从曹操学得老骥伏枥的情怀,从陶渊明学得采菊东篱下的天性, , ;从古今中外的著作中,人们可以感受到司马迁《史记》的严谨态度,文天祥《正气歌》的浩然正气。 , 。
仿照下面的句式,运用拟人形式,另写一组句子。要求选择新的描写对象,意思完整,(不要求与原句子字数相同)
火,闪烁、跳跃、滑动、游移,只要有足够的氧,在任何时空中都能爆裂出辐射状的光芒,不断模拟自我,再现自我。
以“集权统治”为开头重组下面的句子。不改变原意,可适当增减字词。
生产力被阻碍,竞争力被压抑,人性被蹂躏,集权统治的罪行都大白于天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