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文明之特征,最足以变故之道,而使人心社会焕然一新者,厥有二事,一曰人权说,二曰生物进化论。(陈独秀《吾人最后之觉悟》)”这表明陈独秀( )
| A.推崇西方民主和科学思想 | B.全盘否定中国的传统文化 |
| C.主张“中学”“西学”有机结合 | D.积极宣传社会主义思想 |
光绪《大清会典》载:“谕军机大臣行者,既述,则封寄焉。凡有旨存记者,皆书于册而藏之,届时则提奏。议大政,谳(审)大狱,得旨则与。”材料说明军机处( )
| A.地处内廷,专管军务 |
| B.参与政务,秉旨办事 |
| C.设有官衙,机构完备 |
| D.专理刑狱,职能单一 |
史载:嘉庆十年,有个叫何元琅的御史,给皇帝上了一个《请酌改军机处名目》的奏折,理由是“军机处承办一切事务,与兵部之专司戍政者不同……似应更改名目,以纪偃(停止)武之隆”。此事反映了军机处( )
| A.与兵部的职能相互重叠 |
| B.已演变为一个综合政务机构 |
| C.其地位特殊引起朝臣不满 |
| D.已成为国家最高军事机关 |
有人说:“夫以无权之官,而欲强做有权之事,则势固必败;以有权之事,而必责于无权之官,其望更难酬,此从来阁臣之所以无完名也。”这里的“阁臣”是指( )
| A.秦朝的三公 | B.唐代的三省长官 |
| C.明代的大学士 | D.清朝的军机大臣 |
魏晋时期的九品中正制规定:“州郡皆置中正,以定其选,择州郡之贤有识鉴者为之,区别人物,第其高下。”由此可见,其与察举制相比( )
| A.一定程度上缩小了选官的范围 |
| B.有利于提高儒生的地位 |
| C.为庶族地主的崛起创造了条件 |
| D.打破了世卿世禄制度 |
美国历史学家包弼德在《唐宋转型的反思——以思想的变化为主》中认为宋代标志着中国历史现代性的开端,但同时也出现了逆现代性的因素。以下属于宋代“逆现代性”的表现的是( )
| A.跻身仕途的平民取代了门阀家族,成为社会的领导阶层 |
| B.佛道的虚无和消极让位于儒家思想的积极、理性和乐观 |
| C.士族政治领袖所提供的对王室权威的制衡丧失 |
| D.商业对国家的财政政策至关重要,政府稳步提高货币的供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