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金属利用的历史来看,先是青铜器时代,而后是铁器时代,铝的利用是近百年的事。这个先后顺序跟下列有关的是:①地壳中金属元素的含量;②金属活动顺序;③金属的导电性;④金属冶炼的难易程度;⑤金属的延展性;
A.①③ | B.②④ | C.③⑤ | D.②⑤ |
如图为反应2A(g)=B(g)+C(g)的速率v(A)变化的图象,其中纵坐标可能是
A.温度 B.压强C.A的浓度 D.反应时间
以熔融Li2CO3和K2CO3为电解质,天然气经重整催化作用提供反应气的燃料电池如右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以此电池为电源电解精炼铜,当有0.1 mol e- 转移时,有3.2 g铜溶解 |
B.若以甲烷为燃料气时负极电极反应式:CH4+5O2--8e-=CO32-+2H2O |
C.该电池使用过程中需补充Li2CO3和K2CO3 |
D.空气极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O2+4e-+2CO2===2CO32- |
镍镉(Ni-Cd)可充电电池在现代生活中有广泛应用。已知某镍镉电池的电解质溶液为KOH溶液,其充、放电按下式进行:Cd + 2NiOOH + 2H2OCd(OH)2 +2Ni(OH)2
有关该电池的说法正确的是
A.充电时阳极反应:Ni(OH)2-e— + OH- ="=" NiOOH + H2O |
B.充电过程是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过程 |
C.放电时负极附近溶液的碱性不变 |
D.放电时电解质溶液中的OH- 向正极移动 |
某同学设计如下图所示装置,探究氯碱工业原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石墨电极与直流电源负极相连 |
B.用湿润KI淀粉试剂在铜电极附近检验气体,试纸变蓝色 |
C.氢氧化钠在石墨电极附近产生, Na+向石墨电极迁移 |
D.铜电极的反应式为:2H++ 2e-= H2↑ |
化学反应A2+B2=2AB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是吸热反应 |
B.断裂1molA-A键和1molB-B键共放出xkJ能量 |
C.断裂2molA-B键需要吸收ykJ能量 |
D.2molAB的总能量高于1molA2和1molB2的总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