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系统命名法正确的是( )
A.邻甲基苯酚 | B.2−甲基−3−丁醇 |
C.2−乙基−1−戊烯 | D.2−甲基−3−乙基丁烷 |
下列实验不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序号 |
实验操作 |
实验目的 |
A |
将C12通入NaBr溶液中 |
非金属性:C12>Br2 |
B |
MgC12、A1C12溶液中分别通入足量NH3 |
金属性:Mg>A1 |
C |
分别加热等质量的Na2CO3(S)和NaHCO3(S) |
稳定性:Na2CO3>NaHCO3 |
D |
将铁粉加入FeCl3(aq)中 |
氧化性:Fe3+>Fe2+ |
以下四种物质都有漂白性,其中符合下列条件的是
①本品为无色液体呈碱性;,②使用时应加水稀释;③可对餐具进行消毒。
A.C12 | B.SO2 | C.H2O2 | D.NaC1O |
现有S、SO2、SO3、Na2SO3四种物质,采用下列分类标准,无法将其中两种归为一类的是(
A.是否为电解质 | B.是否为氧化物 |
C.是否具有还原性 | D.硫元素的化合价是否相同 |
现有含Fe(NO3)3、Cu(NO3)2、HNO3 的某稀溶液,若向其中逐步加入铁粉,溶
液中Fe2+浓度与加入铁粉的物质的量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则该溶液中Fe(NO3)3、Cu(NO3)2、HNO3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
A.1∶1∶1![]() |
B.1∶3∶1 |
C.3∶3∶8 | D.1∶1∶4 |
常温下,在下列溶液中发生如下反应:
①16H++10Z—-+2XO4—=2X2+ +5Z2+8H2O
②2A2++B2=2A3++2B-
③2B—+Z2=B2+2Z-
由此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反应Z2+2A2+=2A3+ +2Z-可以进行 |
B.Z元素在①③反应中均被还原 |
C.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XO4-、Z2、B2、A3+ |
D.还原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A2+、B-、Z-、X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