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100g10%NaOH溶液中加入12.5gNaOH固体,完全溶解后,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
A.12.5% | B.20% | C.22.5% | D.25% |
下列物质的分类正确的是( )
A. |
复合肥:硝酸钾、磷酸二氢铵、磷酸二氢钾 |
B. |
合金:黄铜、青铜、氧化铜 |
C. |
无机非金属材料:陶瓷、水泥、玻璃钢 |
D. |
碱:火碱、纯碱、小苏打 |
如图为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
反应中丙、丁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1:1 |
B. |
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没有改变 |
C. |
反应中物质乙发生还原反应 |
D. |
反应前后甲、丁的质量比为1:1 |
下列关于物质及变化的认识,正确的是( )
A. |
电子、光子、量子属于化学物质 |
B. |
化学变化有可能创造出世界上原来不存在的物质 |
C. |
任何变化都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
D. |
只有通过化学变化才能获得物质和能量 |
下列关于物质组成和构成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A. |
看似庞杂无序的化学物质均统一于种类有限的元素之中 |
B. |
"元素论"和"原子﹣分子论"是物质科学的基石,是科学和哲学的重要思想工具 |
C. |
核外电子特别是外层电子,是决定原子间作用方式的重要原因 |
D. |
跟卢瑟福原子模型比较,道尔顿原子模型不科学,对科学发展的贡献不大 |
有一包白色粉末,可能含有Na 2CO 3、Na 2SO 4、K 2SO 4、NaCl、Ba(OH) 2中的一种或几种,为了探究其成分,实验过程如图所示:
关于该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步骤Ⅱ中沉淀部分溶解,则原白色粉末一定有Ba(OH. 2、Na 2CO 3、K 2SO 4
B.步骤Ⅱ中沉淀部分溶解,则原白色粉末的组成可能有5种情况
C.步骤Ⅱ中沉淀全部溶解,则原白色粉末一定有Ba(OH. 2、Na 2CO 3,可能有NaCl
D.步骤Ⅱ中沉淀不溶解,则原白色粉末一定有K 2SO 4,一定没有Na 2CO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