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对下列实验指定容器中的水,其解释不能体现水的主要作用的是

 
A
B
C
D





硫在氧气中燃烧

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排水法收集氢气
解释
集气瓶中的水:
吸收放出的热量
量筒中的水:
通过水体积的变化得出O2体积
集气瓶中的水:
冷却溅落熔融物,防止集气瓶炸裂
集气瓶中的水:
水先将集气瓶内的空气排净,后便于观察H2何时收集满
科目 化学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探究氧气的性质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列各组离子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

A.Na+、H+、Cl、OHB.Ag+、K+、Cl、NO3

C.Na+、H+、NO3、CO32D.H+、Mg2+、SO42、Cl

下列各实验方案能达到其实验目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鉴别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

分别取样滴加紫色石蕊溶液

B

除去NaOH溶液中混有的Na2CO3

加入足量稀盐酸

C

除去CO2中混有少量的CO

在足够的氧气中点燃

D

鉴别氮气和二氧化碳

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气体中

A.AB.BC.CD.D

芯片是中美经贸摩擦的焦点之一。制造芯片的高纯硅可以用下述方法制取(反应条件略):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反应①、③均为置换反应

B.SiCl4中Si的化合价为+4

C.Si 在化学变化中易得电子

D.硅原子的核电荷数为14

如图所示为①KNO3②NaCl③H3BO3 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在 10℃时,三种物质溶解度的大小顺序为②>①>③

B.在t℃时,三种物质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顺序为①=②>③

C.将P点处的KNO3溶液蒸发适量水可变成饱和溶液

D.将P点处的KNO3溶液降温一定会析出KNO3晶体

H1N1流感疫情曾在我国大面积爆发。实践表明,出现这种疫情时可用过氧乙酸(C2H4O3)消毒杀菌。下列有关过氧乙酸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B.其分子中含有臭氧(O3

C.既是纯净物,也是化合物

D.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6:1:12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