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同学通过实验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装置如图所示。实验结束后,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明显大于集气瓶中原有空气体积的1/5。对这种现象解释合理的是
A.可能使用红磷的量不足,瓶内氧气没有消耗完 |
B.可能未塞紧瓶塞,红磷熄灭冷却时外界空气进入瓶内 |
C.可能没夹紧弹簧夹,红磷燃烧时瓶内部分空气受热从导管逸出 |
D.可能插入燃烧匙太慢,塞紧瓶塞之前,瓶内部分空气受热逸出 |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液态氧、矿泉水、医用酒精均为纯净物 |
B. | 、 、 均为酸 |
C. | 、 、 均为碱 |
D. | 、 、 均为氧化物 |
关于原子、分子、离子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 | 原子不能直接构成物质 |
B. | 分子可以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 |
C. | 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
D. | 金属原子失去电子会形成阳离子 |
下列物质性质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 | 浓盐酸具有挥发性 |
B. | 金属铜能导电 |
C. | 纯净的氮气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气体 |
D. | 铁丝能在纯氧中剧烈燃烧 |
推理和归纳是学习化学知识、培养自学能力的有效途径.以下推理正确的是
A. | 碱溶液的 都大于7﹣ 大于7的溶液不一定都是碱溶液 |
B. | 化学反应常常伴有能量变化﹣有能量释放的变化都是化学反应 |
C. | 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纯净物一定都是由同种分子构成的 |
D. | 碳酸盐与盐酸反应会产生气体﹣与盐酸反应生成气体的物质一定都是碳酸盐 |
如图是
、
、
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 |
50℃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
B. |
50℃时,把50 放入50 水中形成75 的饱和溶液 |
C. |
20℃时, 和 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
D. |
分别将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从50℃降至20℃时,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