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眼莲原产南美州,作为入侵生物对我国生态环境构成威胁。科研人员利用密闭容器培养凤眼莲,并通过传感器定时检测密闭容器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变化,以测定在不同实验条件下凤眼莲的光合速率。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据图回答:
(l)据图1,当光照强度从2458(lx)(饱和点)到2800(lx)时,叶片光合速率没有明显变化,此时限制凤眼莲光合速率变化的环境因素主要有 。据图2,凤眼莲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范围为 ,当温度由40℃升至45℃时光合作用下降的主要原因是 。
(2)若密闭容器内充人14CO2,当图l中光照强度为2000(lx)时,则14C的转移途径是
(用“→”表示),此时叶绿体中ATP的转移途径是从 到 。
(3)科研人员对该地生长的凤眼莲、玉米的光合作用特性进行测量,获得如下数据:
|
凤眼莲 |
玉米 |
光饱和点(lx) |
2458±69 |
2550±37 |
最大净光合速率umol/(m2·s) |
34.50±0.72 |
30.36±0.42 |
光补偿点(lx) |
20.25±2.60 |
29.75±2.42 |
与玉米相比较,能说明凤眼莲生长较快的原因有:① ;② ;
某同学欲制作一段具12对碱基的DNA片断模型,在准备材料时,至少需准备代表脱氧核糖的五边形纸片_______块,代表磷酸的圆形纸片_______块,代表不同碱基的长方形纸片_______块。
在洋葱表皮细胞发生质壁分离的过程中,液泡体积由____________,颜色由__________。此时,还可看到__________的界面,其外界面实际上是__________。
关于DNA粗提取的实验材料的选择,也经过了多次实验效果的比较,最终选择鸡血做实验材料。请据图4—18回答下列问题:
(1)鸡血细胞中红细胞__________,家鸡属于鸟类,新陈代谢旺盛,因而血液中__________细胞数目较多,可以提供丰富的__________。
(2)实验前由老师用血细胞液供同学们做实验材料,而不用鸡全血,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
(3)在牧区采集牛、羊和马血比较方便,若用该材料按实验要求完成实验步骤后,结果是__________,这是因为这些动物和人类一样,____________________,但若改用动物肝脏做实验材料,实验能顺利进行。这是因为__________。
(4)若选用动物肝脏做实验材料,在提取之前,最好增加____________________程序,使组织细胞更易分离。
如图4-7,是分离叶绿体中色素的实验装置和分离方法,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有两处错误,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上述两条错误造成的后果分别是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3)若按正确方法处理,因色素扩散速度的不同在滤纸条上的排列不同,其中间隔最宽的两条色素带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列步骤是光合作用的实验过程(如图):
①取一盆银边天竺葵,预先放在黑暗处48h,再将2cm×2cm不透光的黑纸片用回形针夹在绿色部位上,然后,把植株放在阳光下照射4~6h,再剪下此叶片,并用打孔器分别在该叶片的不同部位取A、B、C三个叶圆片。
②将叶圆片放入装有某溶液的试管中,经热水浴脱色。
③将经过脱色的叶圆片放在清水中漂洗。
④将经过漂洗的叶圆片,放在白纸上,然后用吸管吸取碘液。分别滴在三个叶圆片上。
分析上述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过程中提到的某种溶液,指的是什么溶液?
(2)在A、B、C三个叶圆片中,变蓝的是_______,不变蓝的是_______。
(3)为了验证下列两项结论,各需比较图中A、B、C中的哪两个叶圆片?
①光合作用需要光: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光合作用需要叶绿体:______________。
(4)把叶圆片切成薄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发现细胞中分散着被染成蓝色的结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