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图3和图4,回答问题。据各自然带在图3中的位置,能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A.O→a距离海洋越来越近 | B.O→a海拔高度越来越低 |
C.O→b年降水量越来越多 | D.O→b所处纬度越来越高 |
据图4判断,在非洲土地退化的区域中,面积最大的气候类型特征是
A.全年高温多雨 | B.全年高温,分干湿两季 |
C.全年炎热干燥 | D.冬季温和湿润,夏季炎热干燥 |
读印度东北部某水稻种植区多年降水量(单位:mm)资料和印度图,回答问题。
(1)从表中数据归纳出该地降水的特点。
(2)一年中各月降水量均在50mm以上的时段为雨季。该地在1965年-1969年间最长的雨季为_____。
个月。分析说明形成雨季长短差异显著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1969年当地水稻歉收,影响当年收成的主要气象灾害是________________。
(4)分析下图中水稻分布区的有利自然条件。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关于图中两条河流特征相同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均自北向南流 | B.均有凌汛现象 |
C.均为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 | D.夏季降水量较多 |
关于甲、乙两图所示区域自然现象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区域地球自转线速度大于乙区域 |
B.甲区域昼夜长短变化幅度大于乙区域 |
C.两区域地形类型均以高原为主 |
D.两区域植被类型均以草原为主 |
关于两河流沿岸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两河流航运价值高,沿途经济发达 |
B.两河流均为世界古文明发源地,多名胜古迹 |
C.甲河流所经地区地形平坦,为重要的农产区 |
D.乙河流上建有世界上著名的水电站 |
下图是“我国某天气系统在某地过境时的气压与风速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图”,分析判断下列问题。该天气现象是()
A.东南沿海台风天气 | B.冬天大风寒潮天气 |
C.华北地区沙尘暴天气 | D.长江流域伏旱天气 |
该天气系统是()
A.快行冷锋 | B.反气旋 |
C.热带气旋 | D.准静止锋 |
读我国某区域年等降水量线分布图,完成下列下列问题。甲、乙两地降水量的差值可能是()
A.100mm | B.190mm |
C.320mm | D.410mm |
影响甲处附近年等降水量线密集的主要因素是()
A.植被因素 | B.地形因素 |
C.纬度位置 | D.大气环流 |
下图为广州市连续两天日出日落相关数据,读图回答下列问题。与图中显示的信息最接近的节气是()
A.春分 | B.冬至 | C.秋分 | D.夏至 |
图示今日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和移动方向是()
A.南半球,向北移 | B.北半球,向北移 |
C.北半球,向南移 | D.南半球,向南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