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表为2007年气象卫星监测的我国西南三省林区火灾次数统计表。读表回答下列问题。 单位:次
|
1月 |
2 月 |
3 月 |
4 月 |
5月 |
6月 |
7月 |
8月 |
9月 |
10月 |
11月 |
12月 |
贵州 |
21 |
35 |
54 |
5 |
0 |
0 |
0 |
0 |
0 |
0 |
36 |
8 |
四川 |
23 |
7 |
26 |
8 |
0 |
0 |
0 |
0 |
0 |
0 |
0 |
3 |
云南 |
25 |
104 |
534 |
155 |
19 |
0 |
0 |
0 |
0 |
0 |
0 |
6 |
(1)说明西南三省林区火灾发生的时间分布特征,并分析其原因。
(2)请从水土保持的角度指出森林火灾对当地造成的危害。
图中PQ为晨昏线,PQ两地经度差为15°。若图示日期为X日,P地地方时为5:30。读图回答问题。一个月后的Y日,晨昏线再次同时经过PQ两地,且P地地方时仍为5:30。则P地纬度可能为()
A.80°N | B.60°N |
C.40°N | D.20°N |
与X日同年内的Z日,Q地地方时5:30日出。则X日与Z日的时间间隔约为()
A.2个月 | B.3个月 |
C.5个月 | D.6个月 |
完成问题。表示山地的北坡的曲线是()
A.甲 | B.乙 | C.丙 | D.丁 |
随着坡度持续增大至59°,甲、丁曲线数值的差值将()
A.一直增大 | B.一直减小 | C.先增大后减小 | D.先减小后增大 |
若图中的时间表示地方时,该圆只能表示()
A.经线圈 | B.赤道圈 | C.晨昏圈 | D.极圈 |
甲(49°46´N)、乙(32°N)两山地在冬至日不同时刻,北坡和南坡不同坡度所接受到的太阳直接辐射量〔0.1卡/(平方厘米·分)〕的变化图。回答问题。图中序号代表的坡向正确的是()
A.①③表示南坡 | B.②④表示南坡 | C.②③表示北坡 | D.①④表示北坡 |
图中X、Y的值分别为()
A.16°48´、55°26´ | B.18°26´、55°26´ |
C.18°20´、56°34´ | D.16°48´、56°34´ |
太阳系(局部)示意图,图中①②③为距离太阳最近的大天体,椭圆为天体的运行轨道。读图回答问题。属于卫星的天体是()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天体②的地表最高温度远高于地球,其主要影响因素可能有()
①天体的公转周期长②天体的自转周期长
③与太阳的距离较近④天体外围的大气厚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④① |
设天体①的公转周期为T,自转周期为t, 1昼夜(昼夜更替1次)为D,1周年(公转1周)为Y。若2T=3t,则()
A.3D=2Y | B.2D=3Y | C.D=2Y | D.2D=Y |
读图回答问题。图示地区位于()
A.印度半岛 |
B.中南半岛 |
C.朝鲜半岛 |
D.雷州岛 |
河流R为()
A.湄南河 | B.湄公河 |
C.伊洛瓦底江 | D.恒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