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3月19日,一场沙尘暴席卷了华北地区,读下图完成问题。
沙尘暴席卷时的华北地区
A.受锋面气旋控制 |
B.单一暖锋盛行 |
C.副热带高压带强盛 |
D.有准静止锋徘徊 |
图为赣县中学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绘制的中国自然灾害区域差异图,图中的数字符号表示的自然灾害的类型是
A.洪涝、地震、干旱、风暴潮、地震 | B.风暴潮、干旱、地震、洪涝、台风 |
C.地震、滑坡、洪涝、台风、干旱 | D.干旱、洪涝、风暴潮、地震、滑坡 |
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多发的国家之一,特征为种类多,分布广,发生频繁。其形成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①地势低平,不利于泄洪②受季风气候影响,降水变率大
③位于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④受气压带、风带的交替控制,降水集中多暴雨
⑤多数地区森林覆盖率低⑥地形类型多样,地势起伏大
A.②③⑤⑥ | B.①②⑤⑥ | C.②③④⑤ | D.②④⑤⑥ |
图为沿某经线圈部分陆地气候分布示意图(阴影部分为陆地),O为极点,点A、B均位于赤道上。①~⑧表示气候类型。读图回答下列各题。属于同一种气候类型的是
A.①和⑧ | B.②和⑤ | C.③和⑥ | D.④和⑦ |
气候类型⑦所在大陆为
A.澳大利亚大陆 | B.南美大陆 | C.北美大陆 | D.非洲大陆 |
图为当地时间2011年3月11日14时46分,日本东北部宫城县以东太平洋海域发生里氏9.0级地震并引发海啸。地震导致东北部福岛第一核电站发生核泄漏。日本多火山地震的成因是其位于
A.太平洋沿岸地区 |
B.大陆板块向大洋板块的俯冲带 |
C.板块张裂地区 |
D.地壳运动活跃地带 |
据报道,福岛第一核电站泄漏到海洋水体的物质,被日本暖流输送进入北太平洋。关于该洋流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对日本气候有增温增湿作用②在地转偏向力作用下自西南向东北流动
③与加利福尼亚寒流交汇形成大渔场④对核泄露污染物有扩散稀释作用
A.①②③ | B.①③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据报道,大地震造成日本部分地区地理位置及海拔的巨大变化,个别地区的位移达5.2米。在测量过程中所应用的技术应为
A.RS | B.GPS | C.GIS | D.GPRS |
图中M1为能源地,M2为原料地,M3为市场,P1、P2分别为甲、乙两企业所在地。据此回答下列各题。当企业甲选择在P1时,则该企业可能是( )
A.印刷工业 | B.电解铝工业 |
C.电子工业 | D.制糖工业 |
P2是企业乙的运费最低点。P2点为圆心的同心圆是企业乙的等运费线,即企业乙从P2点移动而产生的单位产品运费(货币单位:元)增加额相同点的连线。假设劳动力费用(货币单位:元)从P2点向周围降低,生产单位产品所需劳动力费用在P2点向周围降低,生产单位产品所需劳动力费用在P2点为50元,L1点为42元,L2点为28元,L3点为20元,L4点为15元。当综合考虑运费和劳动力费用时,企业乙将从P2点移向( )
A.L1点 | B.L2点 | C.L3点 | D.L4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