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中常常见到下列现象,其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A.冬天的早晨,玻璃窗上出现美丽的雪花 | B.自行车轮胎在烈日下爆裂 |
C.牛奶放置时间过长结块 | D.玻璃杯打碎 |
今年央视3.15晚会曝光,少数不法厂家向液化石油气中掺入了二甲醚(C2H6O),二甲醚会对液化气罐的配件造成腐蚀,存在安全隐患。下列关于二甲醚的说法错误的是
A.属于有机物 | B.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2︰6︰1 |
C.每个分子中含有9个原子 | D.碳元素的质量分数约为52.2% |
树状分类法是日常生活和科学研究中常用的一种方法。下图所示的是一种树状分类的运用实例。下表所列的分类与右图分类不相符的是
小明同学在家泡了一杯白糖水。他将白糖放到热水里,用筷子充分搅拌杯中的白糖,白糖完全溶解后,他发现杯子里的糖水液面比原来低,糖水“少掉了”。他将杯子放在一边待糖水变凉,发现最后杯底有少量未溶解的白糖(如图所示,不考虑水分的蒸发)。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泡糖水时进行搅拌是为了增大白糖的溶解度 |
B.糖水热的时候白糖全部溶解并形成了饱和溶液 |
C.凉的糖水比热的糖水浓度大 |
D.糖水“少掉了”说明分子之间有间隔 |
有一种叫“干水”的物质,每个“干水”粒子是外层包上沙质硅的小水滴,它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比普通水高3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硅是氧化物 | B.“干水”是纯净物 |
C.“干水”就是“干冰” | D.“干水”的应用有利于缓解温室效应 |
下列实验现象描述不正确的是
A.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 |
B.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 |
C.过氧化氢溶液中滴加硫酸铜溶液会有蓝色絮状沉淀生成 |
D.细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