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将某绿色植物放在特定的实验装置内,研究温度对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影响(其余的实验条件是理想条件),实验以CO2的吸收量和释放量为指标。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温度(℃)
5
10
15
20
25
30
35
光照下吸收CO2(mg/h)
1.00
1.75
2.50
3.25
3.75
3.50
3.00
黑暗下释放CO2(mg/h)
0.50
0.75
1.00
1.50
2.25
3.00
3.00

下列对该表分析正确的是(  )
A.昼夜不停地光照,温度在35℃时该植物不能生长
B.昼夜不停地光照,该植物生长的最适温度是30℃
C.每天交替进行12小时光照和12小时黑暗处理,温度在20℃条件下该植物积累的有机物量最多
D.每天交替12小时光照,12小时黑暗,温度在30℃时,该植物积累的有机物量是温度在10℃的2倍

科目 生物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人工湿地的作用 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6月22日,北京、重庆、广州三地的同学在当地正午时观察同高度物体的日影,按观察记录的日影由长到短顺序排列的是()

A.北京——广州——重庆 B.北京——重庆——广州
C.广州——北京——重庆 D.广州——重庆——北京

北京时间2010年10月1日18时57分,我国嫦娥二号探月卫星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这个时刻位于日本东京(东九区)的留学生打开电视看直播的应该是当地时间的()时

A.19时 57分 B.17时 57分
C.18时57分 D.12时57分

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地球在公转时,引起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而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引起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从而产生了四季和五带。据此回答下列题。
当地球公转速度最慢时 ( )

A.地球距太阳最近 B.地球距太阳最远
C.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 D.长春昼短夜长

若黄赤夹角变小,则 ( )

A.热带、寒带的范围变大 B.温带的范围变小
C.太阳直射的范围变小 D.极昼、极夜的范围变大

关于昼夜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地球自转产生昼夜
B.昏线的东边是昼半球,晨线的西边是夜半球
C.晨昏线是昼夜半球的分界线
D.昼夜交替周期为23时56分4秒

关于“北京时间”说法正确的是 ( )

A.北京所在地的地方时就是北京时间
B.北京时间只适用于北京市
C.北京时间是东八区的区时
D.北京时间是东经116度的地方时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