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据图回答:

(1)该图表示的生理过程是__________,该过程主要发生在细胞的________(部位)内。
(2)图中1、2、3、4、5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假如经过科学家的测定,A链上的一段基因(M)中的A∶T∶C∶G为2∶1∶1∶3,能不能说明该科学家的测定是错误的?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
(4)如果以A链的M基因为模板复制出的B链,碱基比例应该是________________。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容易
知识点: DNA的粗提取和鉴定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果蝇的繁殖能力强,相对性状明显,是常用的遗传实验材料。请回答:
(1)若将果蝇的一个卵原细胞的核中的DNA分子全部用15N进行标记,在14N的环境中进行减数分裂,产生四个子细胞中带15N标记的细胞占_________%,作出这一推论的理论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已知果蝇的灰身与黑身是一对相对性状,长翅与残翅是一对相对性状。两只亲代果蝇杂交,子代中雌蝇表现型比例及雄蝇表现型比例如下表所示。

雄性亲本产生的精细胞的基因型理论上有__________种。控制翅型的基因位于_________染色体上,判断的主要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研究人员构建了一个棒状眼雌果蝇CIB品系XBXb,其细胞中的一条X染色体上携带隐性致死基因e,且该基因与棒状眼基因B始终连锁在一起,如图所示。e在纯合(XBXB、XBY)时能使胚胎致死,无其他性状效应,控制正常眼的基因用b表示。

为检测经X射线辐射后的正常眼雄果蝇A的精子中X染色体上是否发生了其他隐性致死突变,实验步骤如下:
①将雄果蝇A与CIB系果蝇交配,得F1,F1的性别及眼型的表现型及其比例是__________________。
②在F1中选取大量棒状眼雌果蝇,与多个正常眼且细胞未发生致死突变的雄果蝇进行杂交,统计得到的F2的雌雄数量比。
预期结果和结论:
如果F2中雌雄比例为____________,则诱变雄果蝇A的精子中x染色体上未发生其他隐性致死突变;
如果F2中雌雄比例为____________,则诱变雄果蝇A的精子中X染色体上发生了其他隐性致死突变。

对某高等植物体细胞有丝分裂过程细胞核中DNA含量进行测定,在细胞周期中每个细胞核中DNA含量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纵坐标为每个核中DNA相对量,横坐标为细胞周期,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B段表示有丝分裂间期,此期的主要变化是 ,参与该过程的细胞器有
(2)出现纺锤体是在图中 段,此期的染色体、染色单体和DNA数目之比为
(3)观察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的最好时期在 段。
(4)染色单体形成在 段,消失在 段。
(5)CD与DE时期的染色体数目之比为

为探究生物制剂Q对阿霉素所导致的心肌细胞凋亡是否具保护作用,研究者提出了以下实验思路。
①实验分组:
甲组:培养液+心肌细胞+生理盐水乙组:培养液+心肌细胞+阿霉素
丙组:培养液+心肌细胞+生物制剂Q+阿霉素每组设置若干个重复样品。
②各组样品在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后,在显微镜下观察记录细胞数。
③重复②若干次,统计分析各组样品的细胞存活率。请回答:
(1)本实验涉及的主要生物技术是
(2)预测实验结果及结论:
①若 ,则生物制剂Q对阿霉素致心肌细胞凋亡具保护作用。
②若 ,则生物制剂Q对阿霉素致心肌细胞凋亡不具保护作用。
(3)分析与讨论:
①与实验动物相比,采用离体心肌细胞为实验材料,可以避免实验动物的心脏活动受 调节的影响。
②为了获得单个的心肌细胞悬浮液,需采用 消化组织中的胶原纤维和细胞外成分。
③上述分组时,还可增设对照组,丁组:

分析实验,回答问题:
中学实验室所做“秋水仙素诱导染色体数目变化”实验,在显微镜下观察只能看到染色体数目的增加,但增加的具体数目不容易确定。为了确定染色体的增加数目,有人对该实验的实验步骤进行改进,补充实验步骤并分析回答问题。
实验步骤:
(1)生根:将洋葱放在广口瓶上,瓶内装满清水,让洋葱的底部接触到瓶内的水面,把这个装置放在温暖的地方,注意经常换水。
(2)分组:待不定根长到2cm左右,实验分为2组,一组作为对照组在室温下继续培养,一组转到一定浓度的秋水仙素溶液中(室温下)处理2天。可见实验组根尖体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出现此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取材并酶解:分别剪取上述2种条件下培养的根尖2~3mm,将其浸入一定浓度的纤维素酶和果胶酶溶液中,处理3h,去掉细胞壁。此时若用显微镜观察,细胞呈________形。
(4)低渗处理:倒去酶液后水洗根尖2~3次,用蒸馏水浸泡30min,目的是使细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染色体分散。
(5)固定后制备悬浮液:将低渗处理的根尖放在卡诺氏固定液中固定后,用机械方法磨碎根尖,制成根尖细胞悬浮液。
(6)染色、制片:吸取细胞悬浮液滴在载玻片上,在酒精灯火焰上烤1分钟,然后用石炭酸—品红试剂染色,制成临时装片并观察。火烤的目的除了将细胞固定在载玻片上外,还能____________________,利于染色。使用的石炭酸—品红试剂是____(酸或碱)性试剂。
(7)观察:在显微镜下看到结果如下图1和图2。

①只能在实验组中观察到的图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一位同学在实验组的观察中,视野中既有图1的细胞又有图2的细胞,试分析原因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Ⅰ.已知果蝇2号染色体上有朱砂眼和褐色眼基因,减数分裂时不发生交叉互换。aa个体的褐色素合成受抑制,bb个体的朱砂色素合成受抑制,这两种色素叠加使正常果蝇复眼呈暗红色。
(1)就这两对基因而言,朱砂眼果蝇的基因型包括____ _。
(2)用双杂合体雄蝇(K)与双隐性纯合体雌蝇进行测交实验,子代表现型及比例为暗红眼:白眼=1:1,说明父本的A、B基因与染色体的对应关系是_____;在近千次的重复实验中,有6次实验的子代全部为暗红眼,但反交却无此现象,从减数分裂的过程分析,出现上述例外的原因可能是_____的一部分次级性母细胞未能正常完成分裂,无法产生____ _。
(3)为检验上述推测,可用显微镜观察切片,统计_____的比例,并比较_____之间该比值的差异。
Ⅱ.水稻的高杆对矮杆为完全显性,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A、a),抗病对易感病为完全显性,由另一对等位基因控制(B、b)。现有纯合高杆抗病和纯合矮杆易感病的两种亲本杂交,所得F1代自交,多次重复实验,统计F2的表现型及比例都得到如下近似结果:高杆抗病:高杆易感病:矮杆抗病:矮杆易感病=66:9:9:16。据实验结果推测:控制抗病和易感病的等位基因_____(遵循/不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上述两对等位基因之间_____(遵循/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