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心说”是古希腊天文学家托勒密通过长期观测和研究提出来的。在此基础上哥白尼通过进一步的观测和研究,提出了“日心说”,推翻了托勒密的结论。这一著名的科学史实证明 ( )
A.正确意识和错误意识都来源于客观世界 |
B.正确意识和错误意识都来源于主观世界 |
C.正确意识来源于主观世界,错误意识来源于客观世界 |
D.正确意识来源于客观世界,错误意识来源于主观世界 |
在马克思的墓碑上刻着标志马克思哲学基本特征的两行字:“以往的哲学家只是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造世界。”这主要说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
A.阶级性 | B.革命性 | C.实践性 | D.科学性 |
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的两个结合和统一是指( )
①辩证法与唯物主义的结合和统一②辩证唯物的自然观和辩证唯物的历史观的结合和统一③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结合和统一④本体论与认识论的结合和统一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②④ |
马克思认为,“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这是因为它( )
①正确地反映了时代的任务和要求②牢牢地把握住了时代的脉搏③正确地总结了时代的实践经验④正确地概括了时代的认识成果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②③④ | D.①②③④ |
下列说法正确反映思维和存在关系的是
A.眼开则花明,眼闭则花寂 | B.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 |
C.神灵天意决定着社会的变化 | D.物是观念的集合 |
“木无本必枯,水无源必竭”。某市政府广开言路,首创了“信访民主听证评议制”。通过体察民情、了解民意,该市决定不建大广场大工程,而是投资400万元合理小街小巷,大大改善了群众的生活环境,得到了群众的广泛拥护。以“木无本必枯,水无源必竭”来比喻政府与群众的关系。说明
A.意识是对物质的正确反映 |
B.意识是感觉的综合体现 |
C.意识是对物质的能动反映 |
D.意识的形式和内容都是客观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