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分)果蝇的自然群体中,第Ⅱ号染色体的变异很多。下表表示为果蝇的三种第Ⅱ号染色体突变类型(A、B、C),在不同温度下的存活能力与标准型果蝇的比较(以标准型为100)。请分析并回答下面的问题。
类型 |
25.50C |
300C |
16.50C |
标准型 |
100 |
100 |
100 |
A |
99 |
98 |
100 |
B |
101 |
110 |
87 |
C |
92 |
89 |
109 |
(1)染色体变异与 统称为突变,分析表中数据,可看出生物突变的特点是 。
(2)如果果蝇生存环境的温度明显下降,经过较长时间后,形成了一个新品种,将类似于 。如果这一新品种与原类型形成 ,就是一个新物种了。
(3)通过 ,使生物的有利变异 ,使生物不断进化。
细胞分裂是生物体一项重要的生命活动,是生物体生长、发育、繁殖和遗传的基础。根据下图回答相关问题:
(1)若图①是某植物的体细胞,该细胞的分裂方式是______,所代表的植株常采用___________的方法来获得,培育的原理。
(2)假设某高等雄性动物睾丸里的一个细胞分裂如图②,其基因A、a、B、b分布如图,产生的子细胞的基因型为_______,图②对应于图④中的_______段。假如该生物的一个精原细胞中的一个DNA分子用15N进行标记,正常情况下该细胞分裂形成的精子细胞中,含15N的精子细胞所占的比例为。
(3)图③是某高等雌性动物体内的一个细胞,它的名称是________,在分裂形成此细胞的过程中,细胞内可形成_____个四分体。
(4)图④中CD段所能代表的时期_______。
植物组织在一定的时间内,放出CO2的物质的量(摩尔数)和吸收O2的物质的量(摩尔数)的比率叫做呼吸商,下表是测定豌豆种子(主要含淀粉)萌发过程中CO2的释放量和O2的吸收量的变化。请分析下表回答:
萌发时间(h) |
0 |
6 |
12 |
18 |
24 |
30 |
36 |
40 |
42 |
48 |
放出CO2量(mol) |
5 |
21 |
42.6 |
55 |
55 |
55 |
55 |
55 |
55 |
57.![]() |
吸收O2量(mol) |
0.4 |
12.6 |
17.6 |
17.6 |
17.6 |
22.6 |
42.6 |
55 |
60 |
82.6 |
(1)在40h以前呼吸商大于1,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0小时以后呼吸商小于1,原因又是______ ___。
(2)若豌豆种子的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物全部是葡萄糖,那么在6h时,需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与厌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之比是_______________。
(3)细胞呼吸的时候会有一些能量转移到ATP中,则ATP的功能是,写出其为吸能反应供能的反应式 _______。
(4)需氧呼吸的第二阶段是,场所在
下图a示基因工程中经常选用的载体—pBR322质粒,Ampr表示氨苄青霉素抗性基因,Tetr表示四环素抗性基因。目的基因如果插入某抗性基因中,将使该基因失活,而不再具有相应的抗性。为了检查载体是否导入原本没有Ampr和Tetr的大肠杆菌,将大肠杆菌培养在含氨苄青霉素的培养基上,得到如图b的结果(黑点表示菌落)。再将灭菌绒布按到图b的培养基上,使绒布面沾上菌落,然后将绒布平移按到含四环素的培养基上培养,得到如图c的结果(空圈表示与b对照无菌落的位置)。据此分析并回答:
(1)pBR322质粒的基本组成单位是。该基因工程中,质粒上的Amrr、Tetr称为基因。
(2)与图c空圈相对应的图b中的菌落表现型是,由此说明目的基因插入了中。
(3)将大肠杆菌培养在含氨苄青霉素、四环素培养基上的过程,属于基因工程基本操作中
的步骤。该基因工程中的受体细胞是。
(7分)右图表示的是测定保温桶内温度变化实验装置。某研究小组以该装置探究酵母菌在不同条件下呼吸作用的情况。材料用具:保温桶(500mL)、温度计、活性干酵母、质量浓度0.1g/mL的葡萄糖溶液、棉花、石蜡油。
实验假设:酵母菌在有氧条件下呼吸作用比无氧条件下呼吸作用放出热量更多。
(1)取A、B两装置设计实验如下,请补充下表中内容:
装置 |
方法步骤一 |
方法步骤二 |
方法步骤三 |
A |
加入240ml的葡萄糖![]() |
加入10g活性干酵母 |
① |
B |
加入240ml煮沸后冷却的葡萄糖溶液 |
② |
加入石蜡油,铺满液面 |
(2)B装置葡萄糖溶液煮沸的主要目的是,这是控制实验的变量。
(3)要测定B装置因呼吸作用引起的温度变化量,还需要增加一个装置C。请写出装置C的实验步骤:
装置 |
方法步骤一 |
方法步骤二 |
方法步骤三 |
C |
③ |
④ |
加入石蜡油,铺满液面 |
(4)实验预期:在适宜条件下实验,30分钟后记录实验结果,若装置A、B、C温度大小关系是:(用“<、=、>”表示),则假设成立。
(12分)下图是某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一个细胞周期中核内染色体和DNA相对数目(假设正常体细胞的染色体数目为2N)的变化曲线。分析曲线并回答问题:
(1)、实线ABCDEF表示的数量变化。
(2)、表示有丝分裂后期的曲段:实线是段。
以实线为例分析问题:
(3)、染色单体形成的曲段是,开始观察到染色单体的曲段是,染色单体消失的曲段是。
(4)、若要观察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最好在哪一个曲段,
(5)、动物细胞在有丝分裂中与高等植物不同的变化分别发生在什么曲段:、
(6)、纺锤体的形成和消失分别发生在什么曲段:、 。纺锤体出现有什么重要作用?。核仁的重建在什么曲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