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有这样一句话:“当人类砍倒第一棵树的时候,文明开始了;当人类砍倒最后一棵树的时候,文明结束了。”这句话蕴含的哲理是(  )
①人类在利用自然的同时必须改造自然
②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基础
③尊重客观规律必须以发挥主观能动性为前提  ④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科目 政治   题型 单选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意识的内容和本质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反对把自己的哲学视为“纯粹思辨的观念”和“书斋里的学问”,强调“问题在于改变世界”,从而实现了哲学的变革。这表明()
①是否研究时代的迫切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以往旧哲学的本质区别
②关注与无产阶级利益相关的现实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在要求
③哲学社会功能的缺失是以往旧哲学区别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显著标志
④为无产阶级提供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工具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使命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宋代的朱熹与陆九渊曾经进行多次辩论。朱熹认为,事物不在人的主观意识之中,“理”是事物存在的根据。陆九渊则认为,世界的本原便是“吾心”,“理”是离不开心的。此处所示的“朱陆之争”实质上属于()

A.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
B.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
C.客观唯心主义和主观唯心主义的分歧
D.朴素唯物主义和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分歧

春节前北京小学举办了“行君子品做有德人”《弟子规》文艺演出。孩子们互相礼让,彼此支持,既乐在其中,又学在其中。该校校长说:“孩子到学校首先要学做人!我们就是想让孩子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下成为一名优秀的中国人!”校长所思和学校所为从具体上说,遵循的文化生活道理是
①文化影响人们的思维方式,影响人们的认识和实践活动
②正确的“三观”形成对人的终身发展产生积极深远的影响
③参加健康的文化活动能够提高科学文化和思想道德素养
④人们总是在有形的文化氛围中提升自己的知识和道德水平

A.②③ B.②④ C.①② D.①④

由中西方教育的总体差异,可以启示我们

中国
西方
学生被动接受式地学习
学生有学什么的自主权
教育方法有利于打基础
教育方法有利于创造性发挥
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自由想象力
学生基础知识不牢固

A.学习西方文化,让西方文化为我所用
B.坚持文化自信,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C.教育发展既要批判继承,又要博采众长
D.要通过改革使教育具有创造文化的功能

同学们提升自己的文化素养需要努力学习书本知识,但要注意,书本知识却有可能会“框住我们的手脚”。为此我们必须

A.明确界定价值判断与选择的客观标准
B.注意辨别出书本知识中的真理和谬误
C.坚持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统一
D.使客观与主观做到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