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哪项使格里菲思提出了“转化因子”的结论( )
A.从S型活细菌提取DNA与R型活细菌混合后,注射到鼠体内,小鼠患病死亡 |
B.从S型活细菌提取多糖与R型活细菌混合后,注射到鼠体内,小鼠患病死亡 |
C.从S型活细菌提取蛋白质与R型活细菌混合后,注射到鼠体内,小鼠患病死亡 |
D.将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与R型活细菌混合后,注射到鼠体内,小鼠患病死亡 |
目前市场上食用的香蕉均来自三倍体香蕉植株,如图所示为某三倍体香蕉的培育过程。下列叙述组合正确的一组是()
①“无子香蕉”培育过程的原理主要是基因重组
②图中染色体加倍的原因是有丝分裂前期纺锤体的形成受阻
③野生芭蕉和四倍体有子香蕉虽能杂交,但它们仍然存在生殖隔离
④若图中无子香蕉3n的基因型为Aaa,则有子香蕉4n的基因型可能为Aaaa
⑤该过程所发生的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原材料之一
⑥该育种方法的优点是明显缩短育种年限
A.①②③④⑤⑥ | B.②③④⑤ | C.①④⑤ | D.④⑥ |
豌豆素是野生型豌豆产生的一种抵抗真菌侵染的化学物质。研究人员对野生型豌豆进行诱变处理,通过发生显性突变和隐性突变得到了两个无豌豆素的纯合突变品系(品系甲和乙,与野生型都只有一对等位基因的差异),利用突变品系和野生型进行的杂交实验如下图所示,据图分析错误的是()
A.野生型豌豆合成豌豆素至少受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的控制,且这两对等位基因都为显性时才能合成豌豆素 |
B.由实验二可知突变品系甲发生的是显性突变 |
C.实验一的F2无豌豆素植株中存在3种纯合品系 |
D.如将实验二F2中的无豌豆素植株自交,后代中有1/6的植株为野生型 |
核苷酸合成核酸链的过程与氨基酸脱水缩合的过程相似,某科研小组利用900个脱氧核苷酸人工合成了一个基因(双链DNA),并成功诱导该基因进行了表达,则从基因合成到成功表达出产物最多能产生多少个水分子()
A.149 B.1047 C.1496 D.598
下列哪项所示物质所含的元素种类完全相同,且能同时存在于后面的细胞中()
A.葡萄糖麦芽糖小肠绒毛上皮细胞 |
B.ATP磷脂鸡血细胞 |
C.RNA聚合酶 RNA口腔上皮细胞 |
D.脂肪糖原花生子叶胞 |
下图为某草原生态系统流经第二营养级的能量示意图,其中a表示该营养级食物的摄入量,f表示流向下一营养级的能量。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A.图中b表示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 |
B.c表示生物体内储存的有机物 |
C.d中能量均未被该营养级生物同化 |
D.为提高羊肉的产量,应该提高图中c/a的比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