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人民日报》2006年7月12日报道:由湖北大学和湖北省种子集团公司联合选育的“两优287”,已被农业部专家评为超级杂交稻。该品种填补了我国杂交早稻无国标一级米的空白,解决了我国双季稻产区杂交早稻高产不早熟的难题,较好地协调了熟期、产量、米质的关系。据此完成问题。
超级杂交稻的培育成功说明

A.自然条件对农业生产的限制越来越强烈 B.水稻的生长已不受地域限制
C.科技投人成为提高农业产出的重要手段 D.自然条件在农业生产中已不重要

双季稻生产的决定性因素是   

A.土壤 B.地形 C.水热 D.技术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影响农业区位因素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列关于人口消费水平与环境人口容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估计环境人口容量时,只需考虑人口的物质消费水平即可
B.人口的文化消费水平与物质消费水平都对环境人口容量产生影响
C.人口平均消费水平高的地区,环境人口容量也高
D.世界各地人口消费水平差异很大,所以无法估计世界的环境人口容量

有关我国民工流动特点的描述,正确的是
①从山区流向平原  ②从欠发达地区流向发达地区  ③从农村流入城镇
④从干旱地区流向湿润地区  ⑤农业发达地区流向工商业发达地区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

关于我国人口迁移的正确叙述是

A.我国历史上人口迁移的最直接原因是移民支边和经济发展
B.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是自发性人口迁移
C.建国至20世纪80年代中期,我国人口迁移主要是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
D.我国解放以来的人口迁移都是经济原因引起的

改革开放后,中国大批学生到欧美留学和大量民工涌向我国东南沿海大城市,两者的共同之处是

A.都是政策性移民,具有自发的性质。
B.交通和通信的发展是最重要的拉力因素
C.地区自然条件相差很大,环境质量不同是决定性因素
D.都是追求自身职业更好的发展,谋求更高的生活水平

根据影响农业生产和布局的主要因素,上海市近郊农业发展的重点是

A.大量种植棉花,为纺织工业提供原料
B.发展蔬菜、肉、蛋、奶以及园艺业
C.利用优越的水热条件种植水稻,使上海实现粮食自给
D.营造用材林,为工业部门和建筑业提供木材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