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燃烧是人类最早利用的化学反应之一,与我们的生活、社会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以下是关于燃烧的三个实验,请回答问题。

实验1                 实验2               实验3
【实验1】a、b、c三处物质中能够燃烧的是        (填字母序号),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实验2】集气瓶中充满氧气,胶塞处装有一对石墨电极,分别接到电源的正负两极,电极之间连有一段很细的铁丝。实验时,通入20v的直流电,能够看到铁丝剧烈燃烧。从燃烧的条件的角度分析产生以上现象的原因是                
【实验3】将镁条在空气中点燃后再放入充满CO2的集气瓶中,发现镁条继续剧烈燃烧,发出白光,放热,产生一种白色固体和一种黑色固体。已知该反应为置换反应,发生的方程式为                。这个实验使你对燃烧条件产生的新认识是         。收集镁条燃烧后的固体粉末于燃烧匙中,将其放于酒精灯的火焰上灼烧,并用内壁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在燃烧匙上方,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该固体粉末含碳元素。你认为该实验设计是否严密,理由是                                      

科目 化学   题型 填空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氢气的化学性质与燃烧实验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氯化钠、碳酸钠、硝酸钾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如下表所示,某同学根据表中数据作出了其中一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请根据表和图中信息填空。

温度/℃

溶解度/g

物质

0

10

20

30

40

氯化钠

35.7

35.8

36

36.5

37

碳酸钠

6

16

18

36.5

50

硝酸钾

13.3

20.9

31.6

45.8

63.9

(1)曲线M是表中   的溶解度曲线,该物质在5℃时的溶解度约为   g。

(2)如果将表中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全部画出,在0℃~40℃范围内会有   个两线交点。

(3)10℃时,将15g氯化钠和15g硝酸钾固体同时加入盛有50g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溶解、静置后,烧杯底部剩余的固体是   

2020年,罕见的新冠病毒疫情爆发,各种消毒剂如酒精、二氧化氯、过氧乙酸等被广泛使用,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使用酒精消毒时,要注意安全,避免失火,酒精(C2H5OH)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2)二氧化氯(ClO2)具有强氧化性,可发生反应:6ClO2+16NH3═5R+6NH4Cl+12H2O,则R的化学式为  

(3)过氧乙酸(CH3COOOH)中碳元素与氢元素的质量比为  。过氧乙酸溶液中通常还含有过氧化氢、醋酸等物质,向过氧乙酸溶液中加入下列物质,不能产生气体的是  

A.CuSO4

B.NaCl

C.Na2CO3

D.MnO2

用化学用语填空。

(1)2个镁原子  ,2个氢分子   

(2)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   

(3)碳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二氧化碳的制取与性质是初中化学实验的重要内容,根据如图回答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  

(2)实验室用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CO2,应该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填序号)。

(3)③中,若X为澄清石灰水,则③中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  。若X是水,④中能观察到紫色石蕊试纸变红,若④中紫色石蕊试纸没有变红,则X可能是  (填序号)。

A.NaOH溶液 B.CaCl2溶液 C.浓硫酸 D.稀盐酸

今后学习常见物质时,会从“价”和“类”两个方面进行学习。如图表示铁元素的常见化合价与含铁物质类别的关系。

(1)X的物质类别是  

(2)铁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的含铁化合物属于如图1中的  (填序号)。

(3)某同学想用物质a制取物质b,设计了如图2实验步骤:

物质a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溶液乙中的溶质一定有  。如果向盛有溶液甲的烧杯中滴加NaOH溶液至过量,图3中图象能正确表示烧杯中溶液质量变化的是  (填序号)。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