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是NaCl、MgSO4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只有在t1℃时,NaCl和MgSO4的溶解度才相等 |
B.t1℃~t3℃,MgSO4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
C.在t2℃时,MgSO4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最大 |
D.把MgSO4饱和溶液的温度从t3℃降至t2℃时,有晶体析出 |
下列实验方案或结果合理的是
A.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时,应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
B.向20克的浓硫酸中加入80毫升水可配成100克20%的稀硫酸 |
C.用PH试纸测定某溶液的酸碱度的结果为PH=10.7 |
D.为制取干燥的二氧化碳气体,收集前可用烧碱做干燥剂 |
在一次化学复习课中学生总结了了以下结论结论,其中说法不正确的是
A.酸中一定含有氢元素,但不一定含有氧元素 |
B.生成了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 |
C.使紫色石蕊变蓝的溶液一定能使酚酞变红 |
D.活泼金属能置换出硫酸中的氢气 |
小明在做过滤操作时,在老师给他的仪器中,他认为还缺少一种,其中老师给的仪器主要有:漏斗、烧杯、滤纸、铁架台,那么他认为缺少的仪器是
A.小烧杯 | B.玻璃棒 | C.药匙 | D.长颈漏斗 |
物质存放在烧杯中一段时间后,质量变大且变质的是①浓盐酸②浓硫酸③烧碱④食盐⑤生石灰⑥稀硫酸
A.①⑥ | B.②③⑤ | C.③⑤ | D.②③④ |
能够说明“分子间存在间隔”的事实是
A.空气被压缩后体积缩小 | B.1L 芝麻和1L绿豆混匀后体积小于2L |
C.走近花园,闻到花香 | D.2LH2和O2的混合气体点燃后体积小于2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