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关于化学实验的“目的-操作-现象-结论”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
实验目的 |
所加试剂(或操作、图示)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 A. |
检验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是否恰好完全反应 |
在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无色酚酞试液 |
无明显现象 |
恰好完全反应 |
| B. |
判断海水和蒸馏水 |
蒸发结晶 |
液体消失,无残留物 |
该液体为蒸馏水 |
| C. |
检验溶液中是否含碳酸根离子或碳酸氢根离子 |
加入稀盐酸再将气体通入石灰水中 |
有无色无味气体产生,且石灰水中有白色浑浊形成 |
溶液中一定含碳酸根离子或碳酸氢根离子 |
| D. |
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
![]() |
完全燃烧后,冷却至室温,打开弹簧夹,进入水的体积约为集气瓶中空气体积的1/5 |
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1/5 |
2011年3月11日,震惊全球的日本地震造成福岛核电站毁坏,致使放射性碘泄漏,造也了严重的核污染。这里的碘是指
| A.碘离子 | B.碘原子 | C.碘元素 | D.碘分子 |
今上半年,云南等五省市持续严重干旱,造成人、畜饮水困难。水是生命之源,应该爱护水资源。下列净化水的方法中发生了化学反应的是
| A.通过蒸馏来净化水 | B.通过过滤来净化水 |
| C.用活性炭来净化水 | D.用明矾来净化水 |
用下图装置电解水,一段时间后的现象如图所示。对该实验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甲试管中收集到的是一种可燃性气体 |
| B.该实验能证明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 |
| C.向水中加入少量氢氧化钠,能增强水的导电性 |
| D.甲、乙两试管内收集到的气体的体积比为2:1 |
2013年“世界水日”的宣传主题是“水合作”。下列有关水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水是一种氧化物 |
| B.鉴别软水和硬水可以用肥皂水 |
| C.农药、化肥的不合理施用,会造成水体污染 |
| D.自然界中的水经过沉淀、过滤、吸附后即可得到纯水 |
用“
”和“
”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下列微观示意图能表示化合物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