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下列有关变异的说法正确的是

A.染色体中DNA的一个碱基缺失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
B.同源染色体上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交叉互换属于基因重组
C.染色体畸变、基因突变均可以用光学显微镜直接观察
D.秋水仙素诱导多倍体形成的原因是促进染色单体分离使染色体增倍
科目 生物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容易
知识点: 现代生物技术在育种中的应用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如图表示某人从初进高原到完全适应,其体内血液中乳酸浓度的变化曲线,下列对AB段和BC段变化原因的分析,正确的是(  )

A.AB段上升是因为人初进高原,呼吸频率加快造成的
B.BC段下降的原因:一是被血液中的缓冲物质转化为其他物质;二是造血功能逐渐增强,红细胞数量增多
C.AB段上升是因为此段时间内,人体只进行无氧呼吸,产生大量的乳酸进入血液
D.AB段产生的乳酸,在BC段与Na2CO3反应

班氏丝虫寄生在人体淋巴管内后,常造成人体下肢肿胀,这是由于(  )

A.全身淋巴不能流动导致下肢肿胀
B.组织间隙积聚液体
C.血液中的总量大量增多导致下肢肿胀
D.内环境的稳态未受到影响

下图表示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Ⅰ、Ⅱ、Ⅲ、Ⅳ表示能直接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4种器官或系统,①②是有关的生理过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内环境与Ⅰ交换气体必须通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
B.Ⅱ内的葡萄糖通过①进入血浆需穿过4层磷脂分子层
C.②表示重吸收作用
D.Ⅳ表示的器官是皮肤

标志重捕法和样方法是调查种群密度的两种常用方法。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随机取样方n个,每个样方的生物个体数量为X1、X2、…Xn,则样方内生物个体数量的平均值为(X1+X2+…+Xn)/n
B.调查动物的种群密度时一般采用标志重捕法
C.计数时同种生物个体无论大小都要计数
D.标志重捕法中种群数量的估算公式是:标志个体数×重捕标志个体数/重捕个体数

下图表示生物新物种形成的基本环节,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自然选择过程中,直接受选择的是基因型,进而导致基因频率的改变
B.同一物种不同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导致种群基因库的差别越来越大,但生物没有进化
C.地理隔离能使种群基因库产生差别,必然导致生殖隔离
D.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是产生生殖隔离的前提条件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