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我国某地区(40°N~45°N)地形剖面及降水量变化示意图,回答问题。甲地的自然带是
A.温带荒漠带 | B.温带草原带 |
C.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 D.高山草甸带 |
乙地可能有丰富的
①风能 ②太阳能 ③水能 ④地热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
读图,回答问题。一般情况下,河流R
A.只有春汛 | B.只有夏汛 |
C.只有秋汛 | D.春季和夏季各有一个汛期 |
城市P是在大型能源基地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该能源基地是
A.水电站 | B.油田 |
C.天然气田 | D.煤矿 |
与太湖平原、珠江三角洲等地区相比,图示平原地区作为商品粮生产基地的优势
A.单位面积产量高 | B.人均耕地面积大 |
C.交通发达 | D.水热条件好 |
阅读所给四个半岛,回答问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四个半岛均位于板块交界处,故多火山地震 |
B.四个半岛均临海,故气候均具有海洋性特点 |
C.半岛②③降水多是因为暖流影响 |
D.半岛④西侧多峡湾,是由于冰川侵蚀的结果 |
有关四个半岛气候的叙述,正确的是
A.半岛②南部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北部为温带季风气候 |
B.四个半岛均临海,故全年降水丰富 |
C.半岛①南部为地中海气候,北部为温带海洋性气候 |
D.半岛④的气候为亚寒带针叶林气候 |
读同纬度局部区域气候类型分布图,回答问题。图中各区域中具有相同气候类型的是
A.F和K | B.E和G | C.D和F | D.K和H |
图中I气候类型的成因是
A.海陆热力差异 | B.洋流因素 |
C.季风的影响 | D.气压带和风带的交替控制 |
2009年1月27日,我国第一个南极内陆科学考察站,也是我国第三个南极科考站昆仑站建成。该考察站位于(80°25′01″S,77°06′58″E(如图所示)),高程4087米,位于南极内陆冰盖最高点冰穹A西南方向约7.3千米。据此回答问题。下列关于上图中三个南极考察站的说法,正确的是
A.极昼极夜时间长城站最短 |
B.地方时昆仑站最早 |
C.6月22日正午太阳高度中山站最大 |
D.二分日昆仑站日出东南 |
下列关于昆仑站建站难度大的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低温严寒 ②风速较平稳 ③海拔高,缺氧 ④距中山站较远,需设置中继站⑤环保要求高
A.①②③④ | B.②③④⑤ | C.①②③⑤ | D.①③④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