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夫处,江悠悠,化为石,不回头。山头日日风复雨,行人归来石应语。”这是唐代诗人王建在游览长江三峡望夫石时写下的著名诗篇。据此回答3题。对望夫石的观赏应( )
A.置身其中观赏 | B.在特定位置观赏 |
C.在高处俯瞰 | D.适当距离仰观 |
诗人在游览景观时,能写出如此美妙的诗篇,说明他在欣赏旅游景观时( )
A.领悟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 |
B.达到了以情观景的境界 |
C.登山渉水,求质求真 |
D.充分了解了自然景观的历史文化价值和科学价值 |
望夫石的形成原因是( )
A.人工建造 |
B.只是内力作用形成的 |
C.其为飞来石 |
D.受到外力作用的风化和侵蚀作用 |
衡量灾情大小的标准是()
A.致灾因子强度 | B.人类伤亡和财产损失的数量 |
C.孕灾环境大小 | D.人类社会和自然资源的损失 |
下列地理事件属于自然灾害的是()
A.太平洋海底火山爆发 |
B.2006年3月重庆开县天然气泄漏 |
C.1976年唐山大地震 |
D.2005年吉林化工厂爆炸导致松花江污染 |
2月2日我国首个南极内陆考察站——昆仑站(77°07’E,80°25’S)正式开站。据此回答当天昆仑站正午时,若从昆仑站上空俯视地球,观察到的昼夜分布情况与图5大致相符的是()
A.A | B.B | C.C | D.D |
下图为我国科考队在北极点放置中国结时拍摄的照片。该照片拍摄日期、拍摄者或中国结影子的方位是()
A.3月21日、中国结影子指向正北 |
B.6月22日、拍摄者位于中国结东南 |
C.8月20日、拍摄者位于中国结正南 |
D.12月22日、中国结影子指向正南 |
碳排放是指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下图为1995~2005年我国人均碳排放重心的变动趋势。完成下列各题。1995~2005年间,我国人均碳排放重心的变化( )
A.1995年以来持续向南移动 |
B.总体有向西南移动的趋势 |
C.1998年以后移动速度较快 |
D.1998年至2000年有西移趋势 |
产生这10年间我国人均碳排放重心移动趋势的成因可能是()
A.西部大开发使西部的能源消费增加 |
B.“振兴东北”使东北能源消费增加 |
C.沿海地区人均碳排放增长幅度加快 |
D.西部地区能源利用效率明显提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