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科学家为提高玉米赖氨酸含量,计划将天冬氨酸激酶的352位的苏氨酸变成异亮氨酸,将二氢吡啶二羧酸合成酶中104位的天冬氨酸变成异亮氨酸,就可以使玉米叶片和种子中的游离赖氨酸含量分别提高5倍和2倍,下列对玉米性状改变最可行的方法是(    )

A.直接改造蚕白质的空间结构,从而控制生物的性状
B.直接对相应的基因进行改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从而控制生物的性状
C.直接通过对酶的合成的控制,从而控制生物的性状
D.直接改造相应的mRNA,从而控制生物的性状
科目 生物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容易
知识点: 生物技术中的伦理问题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如图是在电子显微镜下拍摄的某生物细胞DNA复制过程中的物像。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此图反映出的DNA复制模式,可作为DNA双向复制的证据
B.此过程必须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任一条链中A=T,G=C
C.若将该DNA进行彻底水解,产物是脱氧核苷酸和四种碱基
D.若该DNA分子的一条链中(A+T)/(G+C)=a,则互补链中该比值为1/a

根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自然选择决定了生物变异和进化的方向
B.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型频率的改变
C.种群内基因频率的改变在世代间具有连续性
D.种群中每个个体含有该种群基因库的全部基因

对下列各图所表示的生物学意义的描述,正确的是:

A.甲图中生物自交后产生基因型为Aadd个体的概率为1/6
B.乙图细胞一定是处于有丝分裂后期,该生物正常体细胞的染色体数为8条
C.丙图家系中男性患者明显多于女性患者,该病最有可能是伴X隐性遗传病
D.丁图表示某果蝇染色体组成,其配子基因型有AXw、aXw、AY 、aY四种

在机体缺氧时,肾脏产生红细胞生成酶,该酶作用于肝脏所生成的促红细胞生成素原,使其转变成促红细胞生成素(ESF)。促红细胞生成素一方面刺激骨髓造血组织,使周围血液中红细胞数增加,从而改善缺氧;另一方面又反馈性的抑制肝脏中的促红细胞生成素原的生成(如下图所示)。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A.促红细胞生成素抑制肝脏中的促红细胞生成素原的生成这种反馈属于负反馈调节,这种机制保证生物体内物质含量的稳定,不会造成浪费
B.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还能产生淋巴细胞,参与免疫调节
C.促红细胞生成素作用的靶细胞是红细胞,红细胞数量增加可以增加携氧能力,改善缺氧
D.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含量有关

下列对图中有关的生物学意义描述正确的是(  )

A.若切断甲图中的c点,则刺激b点后,a点会兴奋,肌肉会收缩
B.乙图中该遗传病一定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C.丙图中,对向光弯曲的植物而言,若茎背光侧为B对应的生长素浓度,则茎向光侧不可能为C对应的浓度
D.丁图中若B表示5片新鲜土豆片放入等量过氧化氢溶液中的气体变化,则A表示8片新鲜土豆片放入等量过氧化氢溶液中的气体变化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