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下图是某种生物的细胞亚显微结构示意图,试据图回答:

(1)图中[2]的主要成分是                     ,与其形成有关的细胞器是[   ]            
(2)太阳能通过图中结构[    ]            中进行的光合作用后,才能进入生物界。
(3)细胞进行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主要由[     ]              供给。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容易
知识点: 脑的高级功能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图甲表示某温带草原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和部分物质流,图乙表示某种群迁入该生态系统一定时间内λ值和时间的关系。请据图回答:

(1)从图甲分析,无机环境中的物质和能量主要是通过 过程进入生物群落,图中表示生态系统的 ;生态系统中能量是不能循环流动的,原因是 不能被生物体固定用于合成有机物。
(2)由图乙可知,该种群在第 年时,达到种群的环境容纳量(K值)。当种群在第10~30年时期内,种内斗争的变化趋势是 。若要保护该物种,最好的保护措施是
(3)与西双版纳的森林生态系统相比,该草原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较 ,原因是
能力弱。若此草原正向着森林群落演替,在演替过程中,群落利用 的能力显著提高了。
(4)在该生态系统中发现了一种抗逆基因。若将其用于培育优良的作物新品种,则利用了其 价值。
(5)草原上狮子与羚羊可根据对方的气味进行猎捕和躲避猎捕,说明 能调节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人类对传染病的斗争是从天花开始的。接种牛痘最终导致完全根除天花,并且推广为对抗许多病原体的可靠的保护方法。请在( )中填编号,横线上填文字。

(1)大多数疫苗由减毒的生物、死的生物、失活的毒素或由亚细胞的片段组成。疫苗相当于图甲中的()________。自身机体内的 细胞也可能成为①。
(2)图乙中当毒性强的S病原体进入接种过该疫苗的人体A,会发生二次免疫反应,此时图甲中的() 能分裂产生新的 ,由()________细胞产生大量的⑤。
(3)题干中提到的“可靠的保护方法”是指 ,传染病病愈后的免疫力的时间,有的持续终生,有的不长。免疫时间较短的主要原因,一般可能是病原体________
(4)病原体进入人体内后,可以清除它的细胞或物质有

图甲表示A、B两种植物对外界空气中CO2吸收速率随光照强度变化的情况,图乙表示将A植物放在不同浓度CO2环境条件下,CO2吸收速率受光照强度影响的变化结果。请分析回答:

(1)分析图甲,A、B两种植物呼吸速率较强的是
(2)比较乙中的曲线A1和A2,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3)如果长时间处在阴天环境中,生长受到影响相对较小的是植物
(4)假如植物A处于缺镁的环境中,得到的图甲中的b点应向 方向移动。
(5)分析图乙曲线,如果环境条件由d快速变为e,植物A内C3含量在短时间内的变化情况是
(6)当光照强度为g时,植物A有机物积累速率与植物B有机物积累速率 ,此时,有机物合成速率相对较大的是植物

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为探究植物的生命活动,设计了以下实验装置。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A,实验进行一段时间后,用手挤压塑料袋,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澄清的石灰水 ,此实验证明了 。在实验过程中,塑料袋内壁出现的小水珠主要来自植物的
(2)装置B,当图甲中试管内的气体充满二分之一左右时,迅速取出试管并将带火星的卫生香伸入管口内,结果卫生香猛烈燃烧起来,该实验说明光合作用产生了 。为探究“光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不可缺少的条件”,装置B设置了如图乙所示的对照实验,该对照实验中有一处明显错误,请你改正:

以下是某同学的探究活动过程中:A向1号、2号试管中各加入2毫升浆糊;B再向1号试管中加入2毫升清水,2号试管中加入2毫升唾液。C将2支试管充分振荡后,放入盛有温水的烧杯中,10分钟后取出。D待冷却后加入2滴碘液。观察实验现象,回答有关问题:

(1)该实验是说明唾液淀粉酶对_________有消化作用。
(2)滴加碘液后两支试管内出现的现象分别是:1号试管呈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号试管呈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将C过程烧杯中的水换为5℃,再重复D过程,这两个试管中浆糊的颜色________,说明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作用受温度的影响。
(4)上述实验步骤B中,若不向1号试管中加入2毫升清水,只向2号试管中加入2毫升唾液,实验结果也与上述相同,可是这样做不符合科学探究中设计对照实验的原则,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