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现有两个小麦品种,一个纯种小麦性状是高杆(D),抗锈病(T);另一个纯种小麦的性状是矮杆(D,易染锈病(t).两对基因独立遗传.育种专家提出了如下图所示的Ⅰ.Ⅱ两种育种方法以获得小麦新品种.问:

(1)要缩短育种年限,应选择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依据的变异原理是____________;另一种方法的育种原理是____________.
(2)图中①和④基因组成分别为_________和_________.
(3)(二)过程中,D和d的分离发生在_______________;(三)过程采用的方法称为_________;
(4) (五)过程产生的抗倒伏抗锈病植株中的纯合体占_________;如果让F1按(五).(六)过程连续自交2代,则⑥中符合生产要求的能稳定遗传的个体占_________.
(5)如将方法Ⅰ中获得的③⑤植株杂交,再让所得到的后代自交,则后代的基因型比例_________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容易
知识点: 现代生物技术在育种中的应用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1)果蝇是遗传实验最常用的实验材料,摩尔根用果蝇做实验材料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此过程用到的科学方法是____________。下图表示各种基因在染色体上的相对位置,说明__________。图A中的朱红眼性状与深红眼性状的遗传____(选填“会”或“不会”)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

⑵果蝇的眼色红眼(B)对白眼(b)是显性,但不知道这一对相对性状的基因是位于常染色体还是位于X染色体,请用一次杂交实验来判断这一对基因的位置:
亲本选择:现有纯合的红眼雌雄蝇及白眼雌雄蝇,则所选雌果蝇表现型为:_________,雄果蝇表现型为:_____________;
实验预期及相应结论为:
若子代果蝇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位于___________________;
若子代果蝇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位于___________________。
⑶若果蝇的眼色由两对独立遗传的基因(A、a和B、b)控制(A、a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B、b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其中A和B同时存在时果蝇表现为红眼,B存在而A不存在时为粉红眼,其余情况为白眼。现选择两只红眼雌、雄果蝇交配,产生的后代如图所示,请回答:

①亲代雌、雄果蝇的基因型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
②F1雌果蝇中纯合子与杂合子的比为_________,雄果蝇能产生_________种基因型的配子。
③从F1中选出红眼雌蝇和红眼雄蝇各一只进行杂交,所得子代中粉红眼果蝇出现的概率为__________。

下面是玉米某些性状的遗传实验:
(1)玉米子叶颜色(BB表现深绿;Bb表现浅绿;bb呈黄色,幼苗阶段死亡)和花叶病的抗性(由R、r基因控制)遗传的实验结果如下表:

①在花叶病的抗性这对相对性状中,其隐性性状是:_________。
②组合一中父本的基因型是_______,组合二中父本的基因型是________。
③用表中F1的子叶浅绿抗病植株自交,在F2的成熟植株中,表现型的种类有________,其比例为_____________。
④用子叶深绿与子叶浅绿植株杂交得F1,F1随机交配得到的F2成熟群体中,子叶深绿的植株概率为________________。
⑵在玉米地里生活着某种老鼠,其体色有三种:黄色、灰色、青色。其生化反应原理如右图所示。已知基因A控制酶1的合成,基因B控制酶2的合成,基因b控制酶3的合成(基因B能抑制基因b的表达)。纯合aa的个体由于缺乏酶1使黄色素在鼠内积累过多而导致50%的个体死亡。

分析可知:
①细胞内基因的表达包括_____和______两个过程,黄色鼠的基因型有_______种;
②说明基因与性状的关系是基因通过________________,进而控制生物的性状。
③两只青色鼠交配,后代只有黄色和青色,且比例为1 :6,则这两只青色鼠不同组合类型中相同亲本个体基因型一定是______。让多只基因型为AaBb的成鼠自由交配,则后代个体表现型比例为黄色 :青色 ﹕灰色=__________。

某种昆虫的长翅对残翅为显性,该相对性状由常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A、a和B、b)控制,现有两组纯合亲本进行杂交,实验结果如表。如图表示昆虫体内某个DNA片段自我复制及控制多肽合成的过程。请回答问题:

⑴图中①过程主要发生在________,生物学上经常使用3H—FdR(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研究①过程中相关物质的合成,原因是______________。
⑵图中催化②过程的酶是_______。与③相比,②中特有的碱基配对方式是____________。
⑶若要改造此多肽分子,将图中丙氨酸变成脯氨酸(密码子为CCA、CCG、CCU、CCC),可以通过改变DNA模板链上的一个碱基来实现,即由____________。
⑷根据表中数据可以判断,控制这对相对性状的两对等位基因的遗传遵循________定律。
⑸理论上组合①的F2长翅个体中,纯合子所占比例为_____,组合②的亲本中,长翅个体的基因型_________。

甲图是某一动物体内5个不同时期细胞的示意图;乙图表示某高等哺乳动物减数分裂过程简图,其中ABCDEFG表示细胞,①②③④表示过程;丙图表示在细胞分裂过程中细胞内每条染色体上DNA的含量变化曲线。请据图回答问题:

(1)若是人的皮肤生发层细胞,则该细胞可能会发生类似于图甲中____(填字母)所示的分裂现象,在图甲中DNA数和染色体数之比为2∶1的是_____(填字母)。
(2)图甲中d细胞的名称是________。
(3)等位基因的分离发生在乙图_______(填字母)细胞中,相同基因的分离发生在乙图_____(填字母)细胞中。
(4)乙图中导致染色体数目减半的过程是_____,其导致染色体数目减半的原因是______。
(5)若卵原细胞的基因组成为AaXBXb,若该卵原细胞分裂过程中仅一次分裂异常,产生D细胞的基因组成为AAXb,则E细胞的基因组成为_______。
(6)在图丙中,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发生在图丙中的_____段。
(7)在图丙中,D′E′段所能代表的分裂时期是______,对应甲图中应为_______细胞。

已知果蝇的红眼(A)对白眼(a)为显性,位于X 染色体上,灰身(B)对黑身(b)为显性,位于常染色体上,这两对基因独立遗传。用甲、乙、丙、丁四只果蝇(其中甲、乙雌果蝇,丙、丁为雄果蝇)进行杂交实验,杂交组合、F1表现型及比例如下:

(1)根据实验一和实验二的杂交结果,推断乙和丙果蝇的基因型分别为_____和_____。
(2)实验二的F1中与亲本果蝇基因型不同的个体所占的比例为________。
(3)在没有迁入迁出、突变和选择等条件下,一个由纯合果蝇组成的大种群个体间自由交配得到F1,F1中灰体果蝇9600只,黑体果蝇400只。F1中b的基因频率为______,Bb的基因型频率为________。亲代群体中灰身果蝇的百分比为________。
(4)乙×丁的杂交后代偶然发现了一只白眼雌果蝇。出现该果蝇的原因可能是亲本果蝇在产生配子过程中发生了基因突变或染色体片段缺失;或者是后代个体发育过程中仅由环境条件改变所引起的。请完成下列实验结果预测,以探究其原因。(注:一对同源染色体都缺失该片段时胚胎致死)实验步骤:
①用该白眼雌果蝇与基因型为XAY的雄果蝇杂交,获得F1
②统计F1表现型及比例。
结果预测:I.如果F1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则为基因突变;
II.如果F1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则为染色体片段缺失;
III.如果F1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则环境条件改变引起的。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