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生活中处处有化学。请用下列物质的化学式填空:
①小苏打  ②生石灰  ③盐酸  ④熟石灰  ⑤硝酸钾  ⑥碳酸钙

A.常用作食品干燥剂的是 B.可用作补钙剂的是
C.常用来改良酸性土壤的碱是 D.可用作复合肥的是

E.胃液中可帮助消化的是     ;F.常用作发酵粉的是     

科目 化学   题型 填空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根据表中NaCl和KNO3溶解度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温度/℃
0
20
40
60
80
100
NaCl溶解度(g/100g水)
35.7
36.0
36.6
37.3
38.4
39.8
KNO3溶解度(g/100g水)
13.3
31.6
63.9
110
169
246

①40℃时,NaCl的溶解度是(7)
②20℃时,将等质量KNO3和NaCl固体,分别加入到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后现象如图1,加热到60℃时现象如图2(不考虑水分蒸发)。

根据图1和图2现象判断:甲烧杯中的固体是(8);将图2中的两溶液降温至40℃时,对两种溶液的分析正确的是(9)
A.甲一定是饱和溶液
B.两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相等
C.乙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D.甲一定会析出晶体
E.甲溶液浓度一定大于乙溶液浓度
③如果60℃时KNO3饱和溶液中混有少量NaCl时,提纯KNO3可采用方法(10)
④将等质量KNO3的饱和溶液和NaCl的饱和溶液从60℃降温到20℃后,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大的是(11)溶液。

生活中处处蕴含着化学知识,请回答:
金秋十月,丹桂飘香。请从微观的角度解释该现象(1)
②水是一种优良的溶剂,生活中用下列物质,通常能配成水溶液的是(2)(填字母)。

A.淀粉 B.食盐 C.植物油 D.碳酸钙补钙片

③化肥中氯化钾和碳酸钾的作用相似,是因为都含有(3)元素;检验该元素常用焰色反应,现象是(4)
④金刚石、石墨、C60都由(5)元素组成,它们的物理性质有较大差异的原因是(6)

(14分)某兴趣小组用图1所示流程制取氧气,并回收提纯氯化钾和二氧化锰

回答下列问题:
(1)请写出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在反应过程中,若收集到氧气3.2g时,其物质的量为mol。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中,此时质量分数增加的物质是,当它的质量分数不在变化的实验判断依据是
(2)在回收提纯的过程中需要控制水的用量,原因有(填标号)。
A.提高实验效率
B.保证固体1全部溶解
C.节约能源
(3)①写出图2中仪器a、b的名称:
a
②步骤Ⅱ中的操作m应选择图2中(填“甲”或“乙”)装置,该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③步骤Ⅲ中用酸化的硝酸银(AgNO3)溶液检验洗出液中是否含有氯化钾,该检验方法的原理为(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4)实验结束后,称得回收到的氯化钾的质量比理论值小,可能的原因有(写一点)。
(5)取少量烘干后二氧化锰放入盛有一定浓度过氧化氢溶液中,立刻有大量气泡产生,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该反应属于反应。此反应说明二氧化锰与氯酸钾混合加热后不变的是

(6分)现有一种无色的营养液,可能由KNO3、Ca(NO3)2、K2CO3、KCl中的一种或几种物质组成,为探究其成分,某同学设计并完成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

根据以上实验,请你进行有关推断。
(1)由实验l可确定原营养液中一定有的物质是,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你判断的理由,在判断原营养液中一定有的物质后,进一步可推测一定没有的物质是
(2)根据实验1、实验2推测原营养液的组成可能有种情况。
(3)分别向实验1和实验2白色沉淀中滴加稀硝酸,有气泡产生的是,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7分)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从图l中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填序号),若用H装置收集二氧化碳,则气体应从(填“a”或“b”)端通入。
(2)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并收集干燥的氧气时,从图甲中选用的装置依次为(填序号)。
(3)为探究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是否发生了化学反应,某同学设计了如图Ⅱ所示实验,若该装置气密性良好,将浓氢氧化钠溶液滴入锥形瓶中,可能观察到的实验现象为

(4)实验结束后,请你通过对锥形瓶内溶液中溶质组成的探究,来推测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是否发生了化学反应。

实验步骤
现象及结论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