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金刚石和石墨的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 B.CO能与人体血红蛋白结合,使人中毒 |
C.常温下金属均为固体 | D.金能做成金箔反映了金具有良好的延展性 |
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t1 ℃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都是50 g |
B.t2℃时,在两种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甲一定大于乙 |
C.t2℃时,将甲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其溶质的质量分数减小 |
D.甲溶液中含有少量乙,可以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提纯甲 |
把金属镍(Ni)、锰(Mn)分别放入盐溶液中,反应的结果如下表:
盐溶液 金属 |
MgCl2溶液 |
镍的盐溶液 |
CuSO4溶液 |
Ni |
无金属析出 |
— |
有金属析出 |
Mn |
无金属析出 |
有金属析出 |
有金属析出 |
则它们的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
A.Mg Ni Mn Cu B.Cu Ni Mn Mg
C.Cu Mn Ni Mg D.Mg Mn Ni Cu
下列两种物质的溶液混合后,能发生反应,且溶液的总质量不会发生改变的是( )
A.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 |
B.碳酸钠溶液和稀盐酸 |
C.氯化钠溶液和稀硫酸 |
D.碳酸钠溶液和氯化钙溶液 |
室温下,向200 g硝酸钾溶液中加入20 g硝酸钾固体,充分搅拌后,尚有2 g固体未溶解,再加入20 mL水后,固体全部溶解。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原溶液是饱和溶液 |
B.加入固体搅拌后得到的是饱和溶液 |
C.加水后得到的一定是饱和溶液 |
D.加水后得到的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
新材料的发现和使用给人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同时也带来一定的环境问题。当前,我们亟待解决的“白色污染”是指( )
A.冶炼厂排放的白色烟末 |
B.石灰窑排放的白色污染物 |
C.人们遗弃的聚乙烯等塑料垃圾 |
D.废弃的瓷砖等白色建筑材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