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下图是不含结晶水的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
B.t1℃时,配制等质量的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需要相同体积的水
C.t2℃时,将甲、乙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肯定都有晶体析出
D.要从含有少量乙的甲溶液中得到较多的甲晶体,通常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
科目 化学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解性和溶解度的关系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有如下操作步骤:①加热,②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③装药品,④用排水法收集气体,⑤从水槽中取出导气管,⑥熄灭酒精灯,⑦固定装置。其中操作顺序正确的是

A.②③⑦①④⑤⑥ B.②③⑦①④⑥⑤
C.⑤⑦③②①④⑥ D.⑦③①②④⑥⑤

按右表提供的信息,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第三周期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层数从左到右依次增多
B.第二周期的Li、Be和B均为金属元素
C.Mg2+、H+最外层电子数分别为2和0
D.Na+和Al3+的核外电子数相同

下图中“”和“”表示两种不同元素的原子,下列表示化合物的是

A. B. C. D.

下列物质中,含有氧分子的是

A.水 B.液氧 C.氧化汞 D.二氧化碳

下面是九年级化学学习过程中一些学生的认识,其中正确的是

A.原子核内中子数决定了元素的种类
B.如果物质的组成元素相同,化学性质也一定相同
C.二氧化碳的含量:人体呼出气体﹥吸入空气
D.最外层电子数为8的粒子一定是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