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某化学小组的分别设计三个实验用于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如下图所示:
⑴实验A中,发生化学反应的方程式是                                          ,小气球的作用是                                                。
⑵实验B中,反应前天平平衡,然后将稀盐酸倒入烧杯中与碳酸钠粉末充分反应后,再称量,观察到反应后天平不平衡,天平指针向                偏转(填“左”或“右”)。反应后天平不平衡的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
注意:若答对第⑶小题将奖励4分,但化学试卷总分不超过60分
⑶实验C为改进实验,反应后天平能否恢复平衡?        (填“平衡”或“不平衡”),用你所学的化学、物理知识分析实验现象产生的原因,具体说明理由:                  
                                                   。

科目 化学   题型 填空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实验探究物质的组成成分以及含量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在人的胃液中,盐酸(HCl)的质量分数大约是0.45%~0.6%。它具有以下生理功能:①促进胃蛋白酶的催化作用,使蛋白质水解而被人体吸收;
②使糖类物质进一步水解;③杀菌。
请结合上述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如果用Al(OH)3的混合剂治疗胃酸过多,则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人类食用适量的NaCl有利于

A.促进盐酸产生 B.帮助消化和增进食欲
C.治疗胃酸过多 D.治疗缺碘性甲状腺肿大

(3)糖类、、油脂、维生素、无机盐和水是人体的六大营养物质。在这六大营养物质中,不经过消化,就可以在消化道内直接被人体吸收的有

下表是豆腐中一些成分的平均质量分数:

除水和无机盐外,豆腐中含有的营养素还有,含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是。若成年人每天食用80 g豆腐,则摄入铁的质量为g。

当前我市部分中小学推行“阳光食堂”工程。下表为某校食堂某天午餐部分食谱。

主食
荤菜
蔬菜
米饭
红烧牛肉
炒胡萝卜、炒黄瓜


(1)食谱中富含蛋白质的是,富含维生素的是(填上表中的一种主食或菜名),米饭中主要含有人体必需的营养素是
(2)食堂中霉变的大米
A.可以食用 B.蒸煮后可以食用 C.绝对不能食用
(3)同学给学校食堂的下列建议不合理的是
A.在主食中补充粗粮 B.多提供油炸食物 C.适当提供水果

某实验小组模拟高炉炼铁的化学反应原理进行实验,其装置如图所示。

(1)A处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处点燃酒精灯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结束后,小李看到红色固体全部变黑了,认为产物就是单质铁,但小王提出了质疑:还有可能生成其他物质。为了进一步验证其固体成分,小王查到下列资料:
①铁的氧化物有氧化铁、氧化亚铁、四氧化三铁(该化合物中铁有+2、+3两种化合价),其中氧化铁为红棕色,其余都为黑色;并且只有四氧化三铁能被磁铁吸引。
②铁的氧化物都能与酸发生反应而溶解。
根据上述信息,小王又设计了两个实验。
[实验1]将黑色固体研磨后,取少量加入________溶液中,观察到有气泡出现,溶液未变黄色,据此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2]再用磁铁吸引余下黑色固体,实验后即可对黑色固体成分进行判断________。

你注意过吗?家庭使用的铁制工具,隔一段时间不用就变得锈迹斑斑,而街心广场矗立的不锈钢雕塑,几经风霜雨雪总能保持原有的本色。锰(Mn)就是不锈钢的主要添加元素之一,它可以提高不锈钢的耐腐蚀性。
(1)铁与空气中的水和________直接接触会导致铁制品的锈蚀。
(2)不锈钢属于________(填序号)。

A.纯净物 B.金属材料 C.合成材料 D.复合材料

(3)某学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为探究锰和镁、铜三种金属的活动性,他们首先将锰片插入到氯化镁溶液中,一段时间后观察到锰片表面无变化;再将锰片插入到氯化铜溶液中,一段时间后观察到锰片表面有红色物质生成。
①根据以上实验判断,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写出锰单质(Mn)与氯化铜溶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锰在该反应的化合物中显+2价)________。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