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和B可发生反应:3A+2B ==A3B2,某学生做了3次该实验(每次均充分反应),反应前A和B的质量之和都是12g。有关实验数据见下表,x︰y的值可能为
序号 |
反应前A的质量 |
反应前B的质量 |
反应后A3B2的质量 |
① |
10g |
2g |
6g |
② |
4g |
8g |
6g |
③ |
xg |
yg |
9g |
A.3︰1 B.3︰2 C.l︰2 D.1︰1
下列各组物质溶于足量的水中,充分搅拌,能得到无色透明溶液的是
A.CuSO4、HCl、KCl | B.H2SO4、KNO3、BaCl2 |
C.HCl、KNO3、BaCl2 | D.CaCl2、Na2CO3、NaOH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用水区别NaOH、Na2CO3两种固体 |
B.除去NaCl中的Ca2+和SO42-,可以先加入过量的Na2CO3,再加入过量的BaCl2 |
C.用稀硫酸除去Ca(OH)2中的CaCO3 |
D.可以用点燃的方法除去CO2中的CO |
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选用的试剂和操作方法都正确的是
选项 |
物质 |
杂质 |
试剂 |
操作方法 |
A |
CuO |
C |
足量空气 |
在空气中灼烧 |
B |
CO2 |
HCl |
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和浓硫酸 |
依次通过两种试剂 |
C |
KCl |
K2SO4 |
蒸馏水和过量BaCl2溶液 |
溶解、过滤、蒸发 |
D |
FeCl3溶液 |
CuCl2 |
过量铁粉 |
过滤 |
甲、乙、丙、丁四种物质之间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则物质甲可能是
A.Fe2O3 | B.CuO | C.Mg | D.Cu |
设计实验方案是科学探究的重要环节,以下设计中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A.可以用适量石灰水检验并除去氢氧化钠中混有的少量碳酸钠 |
B.用燃烧的方法除去二氧化碳中混有的少量一氧化碳 |
C.用水鉴别硝酸铵固体和氢氧化钠固体 |
D.加过量的稀盐酸除去铜粉中混有的少量铁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