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右图是2012年7月即将举办的伦敦奥运会的会徽,伦敦是迄今为止举办夏季奥运会次数最多的城市,英国将再次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某校九年级(2)班同学开展了“英国与国际关系”的探究活动,请你一起参与。

(1)第一小组的同学准备了一些与英国相关的图片与资料,据此回答问题。
材料一 凡未经国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
材料二

图一  1851年伦敦世界博览会英国陈列馆
① 材料一出自英国的哪个重要法律文献?
② 从经济方面说说如图一所示英国能成功举办第一届世界博览会的原因是什么?
材料三
(2)第二小组的同学准备了另外一些图片和资料,致力于展现英国与国际关系的风云变幻。

图二                图三                         图四
材料四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战胜的协约国集体通过两次国际会议及其多签订的一系列条约,暂时确立了帝国主义统治世界的“新秩序”。
① 图二中以英国为核心的军事集团是什么?图三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图四是某一组织的旗帜,该组织的出现反映了当今怎样的世界政治格局的发展趋势?
② 材料四中的“新秩序”指的是什么?
(3)面对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变化,你认为我国应当如何积极应对?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第一次世界大战 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美国两次资产阶级革命的比较 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美洲大陆北部,有这样一个国家,虽然它只有二百多年的历史,但却演绎了大国兴起的罕见奇迹。
——电视片《大国崛起》解说词
材料二1942年,中美英苏等26个国家的代表齐集华盛顿,共同签署《联合国家宣言》,形成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
——摘自中学历史
材料三 1972年2月21日,美国总统理查德?尼克松乘专机抵达北京首都机场,中国国务院总理周恩来前往迎接。周恩来对尼克松说:“你的手伸过世界最辽阔的海洋来和我握手—25年没有交往了啊!”
材料四 美国总统奥巴马2014年1月份宣布将美军战略重心转向亚太地区。3月8日,美国国防部副部长卡特称美军未来几年将在太平洋地区部署60%的海军军舰,包括再增派一艘航母。
——环球网报道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美国“演绎了大国兴起的罕见奇迹”。结合所学知识,写出美国作为大国崛起过程中的两件大事。(2分)
(2)材料二中,中美等国这次合作的结果如何?在当今世界的多极化趋势下,中美等大国之 间还可以在哪些方面进行协商、合作(试举例)。(2分)
(3)材料三和材料四,美国人的手两次“伸过’太平洋会给中美关系带来什么不同的影响?(2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梁启超曾说“欲知中国近史者,不得不曰李鸿章。”一百多年来,国人对李鸿章毁誉不一。有的赞其为“开启近代化的改革者”,有的则贬之为“卖国贼”。
李鸿章大事简表(部分)

序号
年份
主要大事

1863年
设立上海广方言馆,培养外语人才

1865年
创办军工企业——江南制造总局

1872年
创办民用企业——上海轮船招商局

1875年
着手组建北洋海军,加强海防

1895年
代表清政府与日本签订《马关条约》

1901年
代表清政府与英、美等十一国签订《辛丑条约》


根据上表回答问题:
作为改革者,他的变革行为对当时社会发展有何推动作用?(2分)被贬为“卖国贼”,其外交行为的结果给中国带来怎样的消极影响?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876年美国费城举办国际博览会。英国展出最新的蒸汽机车、美国展出大功率电动机和发电机,德国展出加工枪炮的精密机床,中国展出茶叶、丝绸、银器和小脚乡花鞋等手工产品。
材料二:新中国成立50年来,取得一系列重大科技成果(如下图),有力促进了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提高。

请回答:
(1)蒸汽机车的最初发明者是谁?它的出现将交通运输业带入什么时代?(2分)
(2)简要分析中国展品的科技含量与西方国家截然不同的原因(2分)
(3)你认为材料二中哪一科技成果意义最重大?请扼要说明理由。(3分)
(4)我们青少年应如何迎接第三次技术革命的浪潮?(3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现代化”与“近代化”在西方词汇中本是同一概念。。。。。。中国走向近代化的过程也是不断向西方学习的过程,“向西方学习”作为一个奋斗目标,国人在认识上经历了巨大的转折。
——摘自《世纪之交的回望与断想》
材料二:1978年12月18日,中国最高层政治家和最基层的农民们共同翻开了历史新一页,这一天,安徽省凤阳县梨园公社小岗生产队队长严宏昌把16户农民召集到一起,私自立下了一份将田地包干到户的生产契约……也许是历史的巧合,也就在这一天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隆重开幕……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解释“中国近代化”的含义。(2分)
(2)请简述“中国近代化”开端事件的影响。(4分)
(3)中国共产党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上作出的伟大决策是是什么?在此次会议精神的指导下全国农村开始推行哪一政策?(2分)
(4)我国今天的现代化建设和中国近代史上“近代化”探索前提条件有何不同?(2分)

阅读下列材料:
《大国崛起)电视片在中央电视台播出后,大国崛起问题成为社会议论的热门话题。世界近现代史上,英、法、美、德、俄、日等国强大的原因,主要是思想文化的进步、经济的强盛、体制的创新以及寻找到一条适合自己国家发展的道路。开阔视野,向发达国家学习是后发国家走上强盛的开端。
请回答:
(1)根据材料,说明大国崛起的共同原因。(2分)
(2) 从政治、经济两方面概括17--19世纪英国成为世界大国的主要原因。(4分)
(3)“向发达国家学习是后发国家走上强盛的开端”,列举近现代史上我国“开阔视野,向发达国家学习”的事例并具体说明。(2分)
(4)结合世界史上大国崛起的现象,请你从政治、经济或科技任一方面谈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启示。(2分)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