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人类活动破坏前后,东北三江湿地气温年变化及其区域内某河流流量年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图中反映人类活动对湿地破坏后的曲线是( )
A.甲和丙 | B.乙和丁 |
C.甲和丁 | D.乙和丙 |
下列关于三江湿地生态系统遭受破坏的主要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
A.土壤侵蚀,导致入流泥沙量大增 |
B.环境污染,富营养化速度加剧 |
C.大量引水灌溉及河流的截流改向 |
D.开垦湿地,扩大耕地面积 |
读某大洲(局部)图,回答下列各题。与甲地气候类型相同的城市是
A.闻名于世的影都好莱坞所在城市 |
B.泰姬陵所在城市 |
C.格林尼治天文台所在城市 |
D.“骑在羊背上的国家”最大的城市 |
最能反映乙山脉形成的是下列哪幅图
读“2014年11月7日(立冬)我国大陆部分各地季节状况图”,回答下列各题。形成图中我国各地在同一天出现三种季节的主要原因是
A.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 B.各地纬度差异大 |
C.地形地貌地区差异 | D.各地经度差异大 |
立冬日,南部沿海地区仍处在夏季的主要原因是
A.位于低纬,太阳高度大 | B.刚好有台风登陆,气温高 |
C.临海,比热容大,气温高 | D.南岭阻挡弱冷空气南下 |
亚马孙雨林属于全人类,是指:
A.为人类提供大量的淡水资源 |
B.任何一个国家都可以开发和利用亚马孙雨林资源 |
C.全球生态环境效益显著 |
D.是人类的木材生产基地 |
读世界某地区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M山地东北坡终年降水较多的原因是
A.终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 |
B.终年受副极地低气压带控制 |
C.处于山地迎风坡,且沿岸有寒流经过 |
D.处于山地迎风坡,且沿岸有暖流经过 |
图中在90°与100°经线之间的一段山脉的长度约为
A.950千米 | B.1000千米 |
C.1300千米 | D.1500千米 |
下图为等高线地形图,其代表某种文化景观,读图回答下列各题。该种文化景观是:
A.小溪 | B.梯田 | C.平原 | D.沙丘 |
该文化景观最有可能位于:
A.黄土高原 | B.江南丘陵 |
C.青藏高原 | D.四川盆地 |
读我国东部沿海12个省(市、区)耕地、水资源比重对比图,完成下列各题。读图可知,我国东部沿海省
A.越往北水土配合越差 | B.河北水土配合最差 |
C.水土配合总体较好 | D.广西水土配合最佳 |
影响东部沿海各省(市、区)水土配合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气温、降水量 | B.降水量、地形 |
C.耕地类型、耕作制度 | D.地形、土壤 |
我国北方东部沿海各省农业缺水严重主要原因是
A.水田种植,耗水量大 | B.降水季节分配不均,冬季农业用水需求量大 |
C.径流总量小,耕地多 | D.蒸发量大,复种指数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