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下面《南昆铁路地理位置示意图》及有关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我国的南昆线是1997年新开通的一条现代化铁路。铁路线穿过的地形区主要是云贵高原,地质条件复杂,多喀斯特地貌和地质灾害,这里贫困人口较多,同时也是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南昆线建成后对当地经济发展和人民脱贫致富有巨大的作用
(1)从影响铁路建设的区位因素考虑, 致使南昆铁路至今才得以成功修建的原因有哪些?
从自然条件方面分析:
从社会经济技术方面分析:
(2)根据图中信息分析证明,南昆铁路修通后,可带动当地哪些产业的发展?
(3)若以航空运输代替南昆铁路,作为当地地域联系与经济发展的主要交通运输方式是否可能?为什么?
读“地球公转二分日和二至日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20分)
(1)在图中A处和公转轨道上分别标出地球自转和公转方向。
(2)当地球位于C处时,北半球是_______(节气),太阳直射在_________(纬线)上。当地球位于B、D两处时,佛山的昼长为小时__________ 。
(3)当地球位于A地时,北半球进入__________(节气)。北极圈内出现________________现象,北回归线以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角达 ________(最大值或最小值),北半球的各纬度地区昼夜情况是___________。
(4)当地球从C处转到D处后,佛山的昼长___________(渐长或渐短),正午太阳高度 __________________(变大或变小)。
读下列材料,根据所学知识,回答第(1)、(2)题。
材料一:2010年1月1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全面建成。这是全球第三大自由贸易区,也是由发展中国家组成的最大自由贸易区。自贸区内绝大多数商品将实行零关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是中国对外建立的第一个自由贸易区,由中国和东盟10国共同组成,共拥有19亿消费者、近6万亿美元国内生产总值和4.5万亿美元贸易总额。
材料二:东南亚及周边地区图
(1)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成后,我国受冲击较大的农产品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2)当前,中国走向东盟国家的主要产业有____________________型和____________________型产业,这对我国的影响主要有哪些?
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第(1)~(4)题。
材料一:三江平原是我国最大的淡水沼泽分布区。20世纪50年代以来,对三江平原的过度开垦,使沼泽湿地资源的数量和质量急剧下降。
材料二:下图表示的是三江平原地区土壤质量的变化。
材料三: 1980年和2000年黑龙江省三大粮食作物分布示意图。
材料四: 1980年和2000年黑龙江省积温(℃)等值线分布示意图。
(1)1976年至2006年,三江平原土地利用方式发生了显著变化,耕地面积________,沼泽面积________,这种变化会使气候变得________。
(2)三江平原地区土壤质量与开垦年限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造成这种变化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A地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农业地域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试分析其农业发展的区位条件。
(4)全球气候________,黑龙江省积温________,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条件改善,是引起黑龙江省农业生产格局改变的主要原因。
读下图“2月大洋表面海水等温线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此图反映的是(南、北)半球大洋表层水温分布状况。图中①代表的是下列渔场中(选择填空)。
A.北海道渔场 | B.秘鲁渔场 |
C.北海渔场 | D.纽芬兰渔场 |
(2)图中A处海区等温线比B处海区等温线稠密的原因是。
(3)与大洋西岸等温线相比,在乙处海域向(南、北)突出,乙处受洋流(名称)的影响。试分析洋流对甲、乙两海区沿岸气候的影响:。
读下图所示区域,回答问题。
(1)与图中B半岛接壤的国家是__、,简要叙述该半岛的地形特征(4分)
(2)简述图中①地东北海域形成世界著名渔场的原因。
(3)图示区域的主要农业地域类型是;通过地心与图中A地对应地区的农业地域类型是,简要分析该地区发展这种农业地域类型的优势区位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