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1)图中①地区荒漠化的自然原因是 。
(2)图中②地区荒漠化的人为原因是 ;为防治西北地区的荒漠化,我国正在上述地区进行巨大的生态工程建设为 。
(3) 是西北地区最为显著的自然特征,并由此形成了以草原、 为主的景观特色。
(4)西北地区自东向西由温带草原逐步过渡为 和 ,主要是由于降水自东南向西北 而形成
(5)西北地区最主要的外力作用形式是( )
A.流水作用 B.风力作用 C.冰川作用 D.波浪作用
(6)近年来,我国在山西、陕西、河北等地北部实行退耕还林、退耕还草,主要是为了( )
A.调整农业产业结构 B.防治荒漠化
C.提高森林覆盖率 D.减轻农民负担
由太阳辐射能转化为粮食产量的经验公式:
粮食最高产量P=0.075QTWS[千克/(公顷·年)]
Q:太阳辐射收入[105焦耳/(厘米2·年)]
T:温度有效系数=无霜期/365
W: 水分有效系数=降水量/蒸发量(若大于1时,取值为1)
S:土壤有效系数
根据下表数据,依据公式,回答下列问题:
(1)东北平原南部每公顷粮食产量最高可达 (用沈阳数据)。
A.1101.6千克 | B.11016千克 | C.31016千克 | D.110160千克 |
(2)粮食生产的自然限制因素在青藏地区主要是(用拉萨数据)、;在河西走廊(用酒泉数据)、。
(3)江汉平原(用武汉数据)粮食单产高的主要原因是、
、。
(4)要发展我国西部地区的粮食生产,应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读图,分析回答:
(1)AB两基地的土壤是经过长期改造的肥沃的土;C处基地属于
农业,这里化程度高。
(2)D是平原,这里发展农业,需要解决的自然因素是。
(3)E处盛产,是我国著名的商品棉基地。
读“美国农业专业化类型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1)将农业图中的字母与所属农业类型用线连接起来
A商品谷物农业
B乳畜业
C大牧场放牧业
(2)图中牛奶一蔬菜带考虑的区位因素是 ;其中水果、蔬菜、花卉在东南部生产,然后供应东北地区,更体现了因素对农业区位的影响在地域上大为扩展,这是由于交通运输的改善和等技术的发展而实现的。
读某城市各功能区分布图,回答问题。
⑴该城市规划拟在A-E处建设电子工业基地、疗养院、绿化带,请你帮助设计出较为合理的布局:
①电子工业基地: 处,理由 。
②疗养院: 处,理由 。
③绿化带: 处,理由
。
⑵从图中可以看出这个城市的工业区主要分布在东北部,其布局是否合理,并阐述理由。
图甲示为“干旱地区人口的分布示意图”,图乙为“人口分布随海拔高度的变化示意图”,表格为“环境温度对人体的影响简表”,阅读图表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生命障碍 |
不利温度 |
高温 |
舒适 |
低温 |
不利低温 |
冷金属粘皮 |
>49℃ |
>29℃ |
>21℃ |
21℃±3℃ |
<18℃ |
<-10℃ |
<-20℃ |
⑴由图甲、图乙和表格资料可知影响人口分布的主要因素分别是
、 、 。
⑵由表格可知,世界人口最集中的温度带是 。
⑶人口集中分布在海拔0-200米的地理原因是
。
⑷上述自然因素主要是通过对人口 率的影响而实现影响人口数量的变化,同时又通过影响人口分布从而影响 的形成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