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直线上有四点,间的距离与间的距离相等。在点处有固定点电荷,已知点电势高于点电势。若一带负电电荷的粒子仅在电场力作用下先从点运动到点,再从点运动到点,则()
A. | 两过程中电场力做的功相等 |
B. | 前一过程中电场力做的功大于后一过程中电场力做的功 |
C. | 前一过程中,粒子电势能不断减小 |
D. | 后一过程中,粒子动能不断减小 |
测速仪安装有超声波发射和接收装置,如图所示,B为测速仪,A为汽车,两者相距335m,某时刻B发出超声波,同时A由静止开始作匀加速直线运动。当B接收到反射回来的超声波信号时,AB相距355m,已知声波为340m/s,则汽车的加速度大小为
A.20m/s2 | B.10m/s2 | C.5m/s2 | D.无法确定 |
如图所示,两根足够长的光滑金属导轨MN、PQ平行放置,导轨平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θ,导轨的下端接有电阻。当导轨所在空间没有磁场时,使导体棒ab以平行导轨平面的初速度v0冲上导轨平面,ab上升的最大高度为H;当导轨所在空间存在方向与导轨平面垂直的匀强磁场时,再次使ab以相同的初速度从同一位置冲上导轨平面,ab上升的最大高度为h。两次运动中导体棒ab始终与两导轨垂直且接触良好。关于上述情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两次上升的最大高度比较,有H=h |
B.两次上升的最大高度比较,有H<h |
C.无磁场时,导轨下端的电阻中有电热产生 |
D.有磁场时,导轨下端的电阻中有电热产生 |
我国“嫦娥一号”探月卫星发射后,先在“24小时轨道”上绕地球运行 ( 即绕地球一圈需要24小时 );然后,经过两次变轨依次到达“48小时轨道”和“72小时轨道”;最后奔向月球。如果按圆形轨道计算,并忽略卫星质量的变化,则在每次变轨完成后与变轨前相比
A.卫星动能增大,引力势能减小 | B.卫星动能减小,引力势能减小 |
C.卫星动能减小,引力势能增大 | D.卫星动能增大,引力势能增大 |
在如图所示的平行板器件中,电场强度E和磁感应强度B相互垂直。一带电粒子(重力不计) 从左端以速度v沿虚线射入后做直线运动,则该粒子
A.一定带正电 |
B.速度![]() |
C.若速度![]() |
D.若此粒子从右端沿虚线方向进入,仍做直线运动 |
如图所示,一只蜗牛沿着葡萄枝缓慢爬行,若葡萄枝的倾角为α,则葡萄枝对重力为G的蜗牛的作用力是
A.Gsinα | B.Gcosα | C.小于G | D.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