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图“最佳人口规模示意图”,回答问题。关于图中人口规模的叙述,正确的是:
A.P表示环境承载力 |
B.P′表示环境承载力 |
C.P为较高生产力水平下的合理人口容量 |
D.P′为较高生产力水平下的合理人口容量 |
本图反映了:
A.人口规模与生活质量成正相关 |
B.人口规模与生活质量成负相关 |
C.当人口规模高于最佳人口规模时,人口增长与生活质量提高成正相关 |
D.当人口规模高于最佳人口规模时,人口继续增长将导致生活质量下降 |
读“地球自转线速度随纬度变化图”(甲)和“地球公转速度变化图”(乙),回答问题。关于地球运动速度的描述,正确的是
①地球自转的线速度自赤道向两极递减
②地球自转的角速度各处都相等
③地球公转的线速度是均匀分布的
④地球公转的线速度和角速度都是7月初最慢,1月初最快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④ | D.②③ |
甲图M点的纬度、乙图N点的月份分别是
A.30° 1月 | B.60° 7月 |
C.60° 1月 | D.30° 7月 |
阅读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过去24小时空间天气综述:国家天文台在日面上观测到两个活动区,并且观测到一次C2.0级耀斑。
材料二:2011年8月9日北京时间16:05爆发一次X7.0级的软X射线耀斑,我国大部分地区短波吸收增加,对短波通信会产生严重影响,预计该影响会持续半小时左右。太阳活动的平均周期约是
A.1年 | B.11年 | C.76年 | D.60年 |
材料一中,在日面上观测到两个活动区的主要判断依据是
A.黑子 | B.耀斑 | C.日珥 | D.太阳风 |
材料一中,观测到一次C2.0级的耀斑发生在太阳大气的
A.光球层 | B.色球层 | C.日冕层 | D.日珥 |
材料二所述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表现在
A.在地球各地的夜空产生极光 |
B.使地球极昼极夜现象范围扩大 |
C.扰乱电离层,影响无线电短波通讯 |
D.使地球两极出现极昼和极夜现象 |
下列地球能源属于地质时期储存的太阳能的是
①煤炭②地热③石油④水能
A.①② | B.①③ | C.③④ | D.②④ |
维持地表温度,促进地球上水、大气、生物活动和变化的主要动力是
A.重力能 | B.太阳能 | C.风能 | D.生物能 |
与地球上存在生命无关的因素是
A.日地距离适中 |
B.昼夜交替周期不长 |
C.形成了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 |
D.形成了地转偏向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