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中国古人在生活实践中留下许多富含哲理的谚语与诗句。下列对谚语和诗句所蕴涵的哲理表述正确的是   
①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矛盾双方相互依存
②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坚持辩证的否定观
③不当家不知柴米贵,不养儿不知父母恩——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④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

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②③
科目 政治   题型 单选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食用农产品价格上涨,原因是多方面的。流通环节过多,成本加大是价格上涨的一个重要推手。这表明(  )

A.质量决定价格 B.供求影响价格 C.流通环节决定价格 D.价值决定价格

2013年4月20日,雅安芦山地震给人民群众的生产和生活造成了重大损失。灾情发生后,市慈善总会、市红十字会、市民政局向全体市民发出倡议,号召社会各界积极向受灾群众捐款、捐物,奉献爱心。用实际行动支援帮助灾区群众共渡难关,恢复生产,重建家园。截止6月15日16时,市慈善总会共收到捐赠67笔,金额为7,019,799.10元及价值236万元的救灾物资。
雅安芦山地震接受的国内外社会各界捐赠的物资

A.是商品,因为它们是劳动产品 B.不是商品,因为它们不是劳动产品
C.是商品,因为它们本身有使用价值 D.不是商品,因为它们没用于交换

这里236万元元是执行______职能,在执行这个职能时,货币是¬_________。

A.价值尺度观念的货币 B.价值尺度现实的货币
C.流通手段一种价值符号 D.流通手段价值不变的特殊商品

某国2010年生产M商品10亿件,价值总额为100亿元。如果2011年从事M商品生产的劳动者数量增加10%,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20%,其他条件不变,则2011年M商品的价值总额为(  )

A.110亿元 B.120亿元 C.130亿元 D.132亿

某国2012年第一季度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为3万亿元,第二季度由于生产发展,货币需求量增加20%,但实际执行结果却使流通中的纸币量达到了5万亿元,此时货币贬值了(  )

A. 20% B. 28% C. 60% D. 72%

一些特殊商品如名人字画、珍贵邮票、古董文物等,一旦进入流通领域,只要人们有购买力就不能控制他们的价格上涨幅度,其价格总是高于价值。对此现象认识正确的是(  )
①其价格并不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②这种现象说明价值规律不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
③他们的价格上涨不会促使生产扩大和商品供应量增加
④不能以商品交换中的特殊现象否定价值规律的普遍性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