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2011年10月31日这一天,童话作家郑渊洁在自己的微博上形容,北京像个“硕大的毒气罐”。而北京市环保局仍将空气质量定性为“轻微污染”。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灰霾天气,是近年来在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大气能见度很差、天空经常灰蒙蒙一片的主要原因。形成霾天气的主因之一是可吸入颗粒物PM2.5增多。PM2.5是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环保部相关负责人指出,灰霾现象其实是一种综合大气污染现象,中国燃煤发电比例过大是PM2.5升高的重要原因之一。
材料二:2001-2006年卫星图片显示的全球PM2.5分布图

材料三:空气污染指数(API)是一种反映和评价空气质量的数量尺度方法,就是将常规监测的几种空气污染物浓度简化成为单一的概念性指数数值形式,并分级表征空气污染程度和空气质量状况。目前我国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有:烟尘、总悬浮颗粒物、PM10、二氧化氮、二氧化硫、一氧化碳、臭氧、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等。
表:空气污染指数范围及相应的空气质量类别

空气污染指数API
空气质量状况
对健康的影响
建议采取的措施
0-50

可正常活动
 
51-100

 
 
101-150
轻微污染
易感人群症状有轻度加剧,健康人群出现刺激症状
心脏病和呼吸系统疾病患者应减少体力消耗和户外活动
151-200
轻度污染
 
 
201-250
中度污染
心脏病和肺病患者症状显著加剧,运动耐受力降低,健康人群中普遍出现症状
老年人和心脏病、肺病患者应当留在室内,并减少体力活动
251-300
中度重污染
 
 
>300
重污染
健康人运动耐受力降低,有明显强烈症状,提前出现某些疾病
老年人和病人应当留在室内,避免体力消耗,一般人群应避免户外活动

材料四:10月18日-25日,每日上午9点美国驻华大使馆自测的计PM2.5的空气污染指数和北京环保局公布的每日空气污染指数。

(1)我国目前使用的空气污染指数项目中的PM10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材料四数据可知,10月23日美国驻华大使馆自测的计PM2.5指数约为______,属于__________级别的空气质量状况;同日,北京环保局公布的每日空气质量状况属于______________级别。如果你能及时得到美使馆所测数据,你可能于20日和24日分别做出怎样的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材料二,2001-2006年全世界有哪些区域PM2.5污染严重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国PM2.5污染最严重的地区是_________________。分析造成这一结果的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目 地理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图16为“我国某地区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分布图”,甲、乙图例各代表一类生态环境问题。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 乙图例代表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 ) (2分)

A.森林锐减 B.水土流失 C土地荒漠化 D.湿地减少
(2) 分析图中A地乙图例所代表的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简述该生态环境问题对长江中下游地区造成的不利影响。(8分)

湿地有“地球之肾”之称,也是鸟类集中的栖息地,越来越被人们所关注。分析“长江中游湿地50年的变迁”图完成下列问题:

(1)简述图中长江中游湿地的变化,并分析导致其变化的人为原因。
(2)扼要说明长江中游湿地变化对自然生态环境带来的影响。(至少答出四点)

读“天津与太原空气质量周报表”,回答下列问题:

(1)说出两城市共同的首要污染物其产生的主要人为原因。
(2)太原市本周污染指数是天津市的2.4倍左右,从地形特点分析其差异的主要原因并提出解决该环境问题的合理化措施。(6分)

【选修6——环境保护】
读山东省地形简图,回答问题。

(1)说出甲、乙两地不合理的农业活动,及其引发的主要环境问题。
(2)请你针对其中一种环境问题,提出解决对策。

【选修5——自然灾害】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2010年8月8日凌晨,甘肃省甘南州舟曲县发生强降雨引发泥石流灾害。滑坡泥石流堵塞嘉陵江上游支流白龙江,形成堰塞湖,回水使舟曲县城部分被淹,电力、交通、通讯中断。截至8月16日,灾害共造成1254人遇难,490人失踪,4.7万人受灾。此前舟曲也是汶川地震的重灾区之一。
材料二:下图为“泥石流示意图”及“泥石流逃生示意图”。

(1)据材料二分析,当泥石流发生时,在泥石流的流经区和堆积区的游客,应该如何正确逃生。(6分)
(2)2010年8月8日凌晨,甘肃省舟曲县发生重大泥石流灾害,试从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方面简要分析此次泥石流发生的原因。(9分)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