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0年4月24日,我国自行设计、制造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东方红”一号的运行轨道为椭圆轨道,其近地点M和远地点N的高度分别为439km和2384km,则
A.卫星在M点的线速度大于在N点的线速度 |
B.卫星在M点的角速度小于在N点的角速度 |
C.卫星在M点的加速度小于在N点的加速度 |
D.卫星在N点速度大于7.9km/s |
如图,质量为M的木架上有一质量为m的金属环,当环以初速度vo沿杆上升时,木架对地刚好无压力,则金属环的加速度为( )
A.![]() |
B.![]() |
C.![]() |
D.![]() |
用一根细绳,一端系住一个质量为m的小球,另一端悬在光滑水平桌面上方h处,绳长l大于h,使小球在桌面上做如图所示的匀速圆周运动.若使小球不离开桌面,其转轴的转速最大值是 ( )
A.![]() ![]() |
B.π![]() |
C.![]() ![]() |
D.![]() ![]() |
如图所示,A与B质点的运动情况在V-t图像中,由A与B表示,则下述正确的是()
A t=1s时,B质点运动方向发生改变
B t=2s时,A与B两质点间距离一定等于2m
C 在t=4s时A与B相遇
D A与B同时由静止出发,朝相反的方向运动
如图甲所示,物体A靠在竖直墙面上,在力F的作用下,A、B保持静止.按力的性质分析,物体B的受力个数为( )
A.2
B.3
C.4
D.5
如图所示,在O点处放置一个正电荷。在过O点的竖直平面内的A点,自由释放一个带正电的小球,小球的质量为m、电荷量为q。小球落下的轨迹如图中虚线所示,它与以O为圆心、R为半径的圆 (图中实线表示)相交于B、C两点,O、C在同一水平线上,∠BOC = 30°,A距离OC的竖直高度为h。若小球通过B点的速度为v,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小球通过C点的速度大小是
B.小球在B、C两点的电势能不等
C.小球由A点到C点的过程中电势能一直都在减少
D.小球由A点到C点机械能的损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