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3月11日,日本东北地区发生里氏9.0级大地震,并引发海啸.某网站发布了日本地震前后的卫星图片,据了解该组图片是由两颗卫星拍摄得到的.这两颗卫星均绕地心O做匀速圆周运动,轨道半径均为r,某时刻两颗卫星分别位于轨道上的A、B两位置,两卫星与地心的连线间的夹角为60°,如图所示,若卫星均沿顺时针方向运行,地球表面处的重力加速度为g,地球半径为R,不计卫星间的相互作用力.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这两颗卫星的加速度大小均为
B.卫星2向后喷气就一定能追上卫星1
C.卫星1由位置A第一次运动到位置B所用的时间为
D.卫星1由位置A运动到位置B的过程中,它所受的万有引力做功为零
小球质量为2m,在光滑的水平面上以速度v沿水平方向撞击竖直墙壁,以0.8v的速率反弹回来,球与墙的撞击时间为t,则在撞击过程中,球对墙的平均作用力的大小是:( )
A.2mv/5t | B.8mv2/5t | C.18mv/5t | D.18mg2/5t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
B.![]() |
C.![]() |
D.![]() |
一个静止的放射性原子核处于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中,由于发生了某种衰变而形成了如图所示的两个圆形径迹,两圆半径之比为1∶16,有( )
A.该原子核发生了α衰变
B.反冲核沿小圆作逆时针方向运动
C.原静止的原子核的原子序数为15
D.沿大圆和沿小圆运动的粒子的运动周期相同
如图所示为氢原子的能级图,若用能量为12.75 eV的光子去照射大量处于基态的氢原子,则 ()
A.氢原子能从基态跃迁到n=4的激发态上去 |
B.有的氢原子能从基态跃迁到n=3的激发态上去 |
C.氢原子最多能发射3种波长不同的光 |
D.氢原子最多能发射6种波长不同的光 |
关于光电效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极限频率越大的金属材料逸出功越大 |
B.只要光照射的时间足够长,任何金属都能产生光电效应 |
C.从金属表面出来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越大,这种金属的逸出功越小 |
D.入射光的光强一定时,频率越高,单位时间内逸出的光电子数就越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