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通信和广播等方面的需要,许多国家发射了地球同步轨道卫星,这些卫星的( )
A.轨道平面可以不同 | B.轨道半径可以不同 |
C.质量可以不同 | D.速率可以不同 |
两个质量均为M的星体,其连线的垂直平分线为AB,O为两星体连线的中点,如图所示,一质量为m的物体从O沿OA方向运动,设A离O足够远,则物体在运动过程中受到两个星球万有引力的合力大小变化情况是 ( ).
A.一直增大 | B.一直减小 |
C.先减小后增大 | D.先增大后减小 |
关于引力常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引力常量是两个质量为1 kg的物体相距1 m时的相互吸引力 |
B.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时,给出了引力常量的值 |
C.引力常量的测出,证明了万有引力的存在 |
D.引力常量的测定,使人们可以测出天体的质量 |
一名宇航员来到一个星球上,如果该星球的质量是地球质量的一半,它的直径也是地球直径的一半,那么这名宇航员在该星球上所受的万有引力大小是它在地球上所受万有引力的( ).
A.0.25倍 | B.0.5倍 | C.2.0倍 | D.4.0倍 |
太阳系八大行星公转轨道可近似看做圆轨道,“行星公转周期的平方”与“行星与太阳的平均距离的三次方”成正比.地球与太阳之间平均距离约为1.5亿千米,结合下表可知,火星与太阳之间的平均距离约为 ( ).
水星 |
金星 |
地球 |
火星 |
木星 |
土星 |
|
公转周期(年) |
0.241 |
0.615 |
1.0 |
1.88 |
11.86 |
29.5 |
A.1.2亿千米 B.2.3亿千米
C.4.6亿千米 D.6.9亿千米
1990年4月25日,科学家将哈勃天文望远镜送上距地球表面约600 km的高空,使得人类对宇宙中星体的观测与研究有了极大的进展.假设哈勃望远镜沿圆轨道绕地球运行.已知地球半径为6.4×106 m,利用地球同步卫星与地球表面的距离为3.6×107 m这一事实可得到哈勃望远镜绕地球运行的周期,以下数据中最接近其运行周期的是( ).
A.0.6小时 | B.1.6小时 |
C.4.0小时 | D.24小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