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临近,国家食品监督部门将加大对节日食品安全的检查,往年的检查中发现一种由“返青棕叶”包装的粽子。这种“返青棕叶”多以硫酸铜为添加物,含砷、铅、汞等重金属元素,长期食用有害健康。硫酸铜是一种
A.有机物 | B.酸 | C.碱 | D.盐 |
下列变化,前者属于物理变化,后者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水结冰冰融化 | B.酒精挥发酒精燃烧 |
C.铁生锈铁熔化 | D.鸡蛋变臭鸡蛋煮熟 |
为了能及时发现煤气泄漏,常在煤气中加入少量有特殊气味的乙硫醇(C2H5SH)。乙硫醇在煤气燃烧过程中可以充分燃烧,其化学方程式为2C2H5SH+9O24CO2+2X+6H2O 由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煤气是化合物 |
B.煤气燃烧不会污染空气 |
C.X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8 |
D.该反应中消耗的O2与生成的X的质量比为9∶4 |
甲烷和水反应可以制水煤气(混合气体),其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所示:根据以上微观示意图得出的结论中,正确的是()
A.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均不变 |
B.反应物是混合物,生成物是纯净物 |
C.该反应生成物的分子个数比为1:1 |
D.该反应中含氢元素的化合物有2种 |
下列对有关主题知识的归纳完全正确的是()
A.安全常识 ①室内煤气泄漏——立即打开排风扇 ②炒菜油锅不慎着火——立即用锅盖盖灭 ③煤炉取暖防中毒——开窗通风 ④CH4是可燃气体——点燃前须检验纯度 |
B.保护环境与生活常识 ①用电动公交车替换化石燃料公交车 ②有人称自己有特异功能,能“化水为油” ③长期饮用纯净水有益健康 ④本产品不含任何化学元素 |
C.构成物质的奥秘 ①氯化铝﹣AlCl3 ②Ca2(OH)nCO3,则n= 2 ③NO2:“2”表示一个二氧化氮分子含有两个氧原子 |
D.分子、原子相关知识 ①因为H2O和H2O2的组成元素相同,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相同 ②温度计中的水银热胀冷缩,因为原子的大小发生改变 ③冰受热变为水,水受热变为水蒸气,分子可以再分 |
下列实验目的对应的实验方法不正确的是()
实验目的 |
实验方法 |
|
A |
鉴别二氧化碳、一氧化碳 |
分别将两种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 |
B |
鉴别水和过氧化氢溶液 |
加入二氧化锰,观察是否有气泡 |
C |
纯水和矿泉水 |
观察是否澄清 |
D |
比较空气和人呼出气体中CO2的含量 |
加入澄清石灰水并振荡,观察现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