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用装置。
(1)A装置中的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其原因是用该装置可制取多种气体,其中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2)用B装置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3)若采用C装置来干燥二氧化碳气体,则C瓶中放的干燥剂应是什么物质?并指出气体的进出方向。
(4)请列举一条二氧化碳的性质,并写出验证这条性质的实验方法。
(5)若在实验室中制取5.6L氧气.则需要含过氧化氢10%的过氧化氢溶液多少克?(氧气的密度为1.43g/L)
请用化学符号完成以下填空:
(1)人体中含量最高的非金属元素是;
(2)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是;
(3)“西气东输”中“气”的主要成分是;
(4)常温下呈液态的金属单质______;
(5)常用来检验CO2气体的某溶液的溶质;
在研究“铁生锈的条件”的实验中,某兴趣小组对实验进行了创新设计,请把实验报告补充完整。
【实验目的】铁生锈条件的探究。
【实验内容】取3段光亮无锈的细铁丝,绕成螺旋状,放入3支干燥洁净的试管底部,进行下列实验,实验要保证有足够长的时间来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实验①②无明显现象,实验③中铁丝生锈,且试管内空气体积减小。
【实验结论】铁生锈实际上是铁与空气中的(填名称)发生反应的结果。
【实验思考】
(1)当铁丝足量,时间足够长,实验③进入试管内的水的体积约占试管体积的。
(2)该实验创新之处在于:可根据铁丝表面的铁锈和两种现象来判断铁丝反应进行的情况。
(3)铝比铁活泼,但铝难腐蚀,原因是。
(4)金属资源储量有限且不能再生,为了保护金属资源,除防止金属的腐蚀外,你还有什
么合理的建议。(答一点即可)
在实验室里,可以利用下图装置制得铁。
(1)这是关于气体的实验,实验前必须对装置进行。
(2)A处玻璃管内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在C处点燃气体的目的是。
(3)待四氧化三铁完全反应后,停止加热A处,在断开A、B之前应继续通入一氧化碳至A处玻璃管冷却。若不继续通入一氧化碳,可能出现的后果是
。
50g镁、锌、铁的混合物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得到混合溶液,蒸发后得到222.8g固体(已换算成无水硫酸盐)。则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是g。
(1)下图是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NaCl溶液的实验操作示意图:
用上图表示的序号表示配制溶液的正确操作顺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工业生产中常用10%的稀盐酸来除铁制品表面的铁锈,实验室若要配制该盐酸200g,则需用量筒量取溶质质量分数为38%的浓盐酸(密度为1.19g/mL) mL加入水的体积为(水的密度为1.0 g/mL)mL (计算结果保留至0.1);实验室在配制10%的稀盐酸的过程中,除了用到量筒、烧杯外,还需要用到的仪器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