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有关实验操作或现象描述错误的是
A.碘水滴在馒头片上,出现蓝色 |
B.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氨气时,试纸变为蓝色 |
C.滴加液体时,滴瓶滴管的尖端不能触及已加过其它试剂的试管内壁 |
D.用玻璃棒蘸取少量试液滴在湿润的pH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对照并读出试液的pH |
古诗词是古人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下列诗句中只涉及物理变化的是
A.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 B.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
C.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 D.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
下列实验操作及分析均合理的是
A.排水法收集O2:导气管口刚有气泡冒出立即收集,收集到的O2更纯净 |
B.去除水中泥沙:玻璃棒轻靠三层滤纸重叠处,防止玻璃棒捅破滤纸影响过滤效果 |
C.量取一定体积液体:仰视量筒刻度,所量液体体积偏小 |
D.探究CO2性质:将干燥的石蕊试纸放入二氧化碳气体中,试纸不变色,说明二氧化碳气体不能使石蕊变色 |
如图,“”和“
”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1 2 3 4
A.图1、3表示的是两种单质 |
B.图2所示的物质可能是一种氧化物 |
C.图4若为混合物,其中一定只含有两种分子 |
D.若用“![]() ![]() ![]() ![]() |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给玻璃仪器加热时,无需预热,直接加热 |
B.蒸发时,应该等溶液完全蒸干时停止加热 |
C.吸液时,应该先将胶头滴管伸入液体中,然后挤出空气,吸取液体 |
D.洗净的玻璃仪器水膜均匀,既不聚成滴,也不成股流下 |
下列知识的整理完全正确的是
A.实验方法 |
B.化学与生活 |
①鉴别N2、CO2——用燃着的木条 ②熄灭酒精灯——用嘴吹灭 ③除去铁锈——用稀盐酸 |
①世卫组织推广使用中国铁锅预防贫血症 ②抽成真空或充入氮气可以延缓食物腐败 ③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之前做灯火试验 |
C.实验记录 |
D.物质构成 |
①用50ml烧杯量取4.8ml 水 ②20ml水与20ml酒精混合体积小于40ml ③用托盘天平称取5.6g食盐 |
①物质的构成微粒相同,物理性质一定相同 ②空气、液氧、二氧化碳中都含氧分子 ③铁、铜、汞等金属由原子构成 |